淮安之行的心得延安之行前往延安的火车——7月11日今天是我们实践之行的第一天,怀着无比激动与兴奋的心情,我们坐上了火车,开始了我们神圣的红色旅程。我们一行13个人,由任老师带队,一个高年级学长,5个低年级学弟和学妹,其余都是我们大二兄弟姐妹。夏天的火车上,硬座车厢,没有空调,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火热。看来这就是此次实践对我们的第一个考验。火车行驶的很慢,所以等待很漫长。还好我们当中不乏会玩,会搞气氛的人,所以整个行程也不乏欢声笑语,气氛那是相当的融洽。等待很苦,但我们等待的心,很甜。伴着夏风的美丽联谊——7月11日(晚间)下午4点多,火车终于到站,我们来到了我们实践之行的第一站,也是我们的实践期间的住所——延安大学。延安大学占地并不大,但是他们的图书馆建造的非常宏伟,感觉很是壮观,令人向往。晚上7点多,在任老师的安排和协调下,我们建大师生13人和延大的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谊活动,也是在这里,我们见识到延安人的质朴,与延大学生的热情。联谊活动办得很成功,看得出组织人员很用心。主持人是一名延大的学生,很棒,很幽默,在他的引导下整个气氛很活跃。我们一起唱红歌,畅谈革命精神,还有人高唱陕北民歌,有人诗歌朗诵······总之,节目丰富多彩。延安的夜晚是凉爽的,风,是柔和的,在这凉爽而又柔和的夜风中,我们感受着延安革命圣地的神圣与美丽,感受着延大与建大学子之间的友谊之桥在静静搭起。参观革命圣地——7月12日(上午)今天早上,我们一大早起床,终于踏上了追寻伟人足迹的第一步——参观革命遗址:王家坪,杨家岭,枣园。我们跟着导游,逐一参观了各个伟人故居遗址,那一个个嵌在崖壁里的窑洞,给了我们极大的视觉冲击与心理震撼。几第1页共4页乎所有窑洞内部陈列极为简单,一个土炕,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仅此而已,但是当我看着这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陈设时,却似乎看到那历经岁月风蚀的木质桌椅和黄土炕上正泛着层层金光。那是我们伟大领袖住过的地方啊,那是他们俯首工作过的书桌啊。用手轻轻抚摸着古老的桌椅,木质的纹理似乎能透过指尖,将那些艰苦岁月中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传送到我们心头,然后,激起层层涟漪。今天,我们切身的感受到老革命家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感受到红色圣地的魅力所在。继续追寻红色足迹——7月12日(下午)下午,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来到了延安另一处神秘圣地——延安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修建的极为宏大,里面所珍藏的革命遗留物件也很是齐全,有革命巨著,有当时的生产工具,遗留的枪支,子弹,运输工具,各种勋章,任命书,等等。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和叹为观止的,是一条仿真,还原的古街。听讲解员说,这是当时延安建设时期的一条生意街。这条仿真街建造的很是匠心独运,建造师以大幅油画为大背景,底蕴恢弘,又利用现代化高新技术为依托,制造器具,修建各种设施。从静态的桌椅,人物到动态跳跃的炉火,闪烁的点点烛光;小到人物的面部表情,肌肤纹理,大到皑皑白雪的苍茫山脉······无一不栩栩如生,万分逼真神似。从街头到街尾,一路走来,似真有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觉。壁炉里红热的炭火,纸窗内闪烁的灯光,店铺里老板殷勤的动作,热情的笑容······一切近在眼前,虽然不在当时的时空,虽然只是游客,而我却透过这些温馨的画面,真切的感受到那里,那时百姓们洋溢在脸上,激荡在心里的幸福,那是延安给予的幸福,那是伟大革命给予的幸福。纪念馆之后,我们还去了‘八一敬老院’,这里是革命老人的养老之所。我们带着水果,带着关怀,更带着对革命老人的无比崇敬来到这里。给老人唱革命歌谣,陪老人聊天,听老人讲述自己的革命故事······听着那些苍老却依旧有力的声音,看着那一张张爬满皱纹尽显沧桑的脸,虽然心有感伤,第2页共4页但我们依旧能够看出那些对生命的敬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红色革命的坚定信仰。感怀革命,热爱生活,让红色继续,让梦想飞扬。烈士墓前——7月13日(上午)今晨,在几个延安学弟和学妹的带领下,经过几番周折后,我们终于顺利到达了延安烈士的安息之地——四八烈士陵园。陵园所在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