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双基训练金卷1/7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双基训练金卷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答案】1.C2.B【解析】第1题,图中径流深度和气温密切相关,气温上升,径流深度增加,可知是气温上升导致冰雪融水大量补给河流。第2题,根据图中降水量判断,该流域全年降水少,位于干旱区。最冷月气温小于0℃,应位于温带地区。最热月气温约30℃,不可能在青藏高原地区。所以只有可能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可能出现山麓青青草。读“我国某地河流示意图”,完成第3~4题。3.图中甲河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A.雨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4.造成乙河下游河水只能补给地下水的原因是()A.该河下游始终处于丰水期B.该河下游主要流经山区,地势高C.该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床高悬,河水水位高D.该河下游河床下切较深【答案】3.B4.C【解析】第3题,甲河源头是靠祁连山的永久性积雪冰川融水补给的。第4题,乙河为黄河,其下游为“地上河”,只能河水补给地下水。5.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答案】A【解析】“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了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下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完成第6~7题。6.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地下径流C.蒸发D.水汽输送7.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答案】6.D7.C【解析】第6题,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④为下渗,⑤为地下径流,缺少水汽输送环节。第7题,“北大荒”被开垦为农田,改变了地表状况,对蒸发、地表径流、下渗等环节影响显著。读下图,完成第8~10题。8.关于a、b两处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B.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9.M地沿海海域因()A.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10.M处的气候类型及影响该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南赤道暖流B.地中海气候——西风C.热带沙漠气候——秘鲁寒流D.温带海洋性气候——山脉阻挡【答案】8.C9.A10.C【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该海域位于南美大陆西侧,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洋流a向西北流动,从而形成上升补偿流b,使该海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M处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完成第11~12题。2019-2020年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双基训练金卷3/711.对图示区域位置、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1月B.南半球,7月C.南半球,1月D.北半球,7月12.A处洋流的性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