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口语能力范文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口语能力西南四中麦超良本文获2000年XX市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二等奖口才占人的总才能的三分之一。少言寡语,不善言谈已不是现代人的长处;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更能受社会的欢迎。因而培养口语能力是培养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围着读、写转,学生绕着读,写练的现象,在不少中学,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还相当普遍。重读、写,轻听、说已成为师生教与学的习惯,教学的陋习造成不少学生不愿说话,不会说话,不善说话。为改变此现状,我注意从以下几点培养中学生的口语能力。一、确立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要求参考《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初中三年的目标和要求是:初一年级。能用普通话说话,仪态端正,声音宏亮,叙述完整。初二年级。能当众发表意见,意思清楚,态度自然,把握好语气、语调、说话力求准确生动,能借助资料清楚地介绍事物。初三年级。能做简短即席发言,口头表达敏捷、严密,讨论问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观点明确,有条理。二、激发学生口语训练的兴趣收听、收看名人录音、录像,观看高水平的演讲比赛。如要求学生收看《朱镕基访日记者招待会》,组织学生观看《爱我中华,爱我三水》演讲比赛,让学生能得到美的享受,使学生萌发对说话艺术的向往。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给同学们讲述一些名人的故事,如诸葛亮舌战群儒;周恩来总理巧驳美国记者等。这些故事更令学生对说话艺术神往,从而激发了学生口语训练的兴趣。三、因材施教,保持口语训练的整体性课堂上的口语训练量不小,但学生谈话的面有时却很小。第1页共4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在课堂提问时,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说话能力差的,读读课文,或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说话能力好的则安排演讲,辩论等活动项目。这样的训练,既给说话能力强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场所,也给说话能力差的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四、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项目要激发学生说话的冲动,要保持学生说话的热情,要充实学生说话的需要,就必须精心设计口语训练的项目。1、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上课前要求学生上讲台面对全班学生发言,每学期有一定的范围、内容、要求,每次发言一至二人,轮流进行,使每个学生均有锻炼的机会。根据初中教材的训练要求,我订出每学期课前三分钟的说话训练内容。初一年级上学期:自我介绍这一训练要求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或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一些情况,兴趣爱好,脾气特长等等,要求学生能大声地把话说清楚。初一年级下学期:讲成语故事这一训练要求学生能讲完整的故事,说话要仪表端庄、声音宏亮。初二年级上学期:环境介绍这一训练要求学生有层次的介绍环境的名称、布局、特征、用途、规模、历史等。要交代环境中各点的方位,能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能突出环境的特点。如“我的家”、“我的母校”。初二年级下学期:事物介绍这一训练要求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说明要有科学,有条理,要有一定的说明顺序,要有合理的说明方法。如“我的xx”、“怎样做xx实验”。初三年级上学期:一事一议这一训练要求学生能简述事情的经过,指出个人明确的看法,在简述观点中要有充足、有力的理论或事实依据,要运用一定的论证方法,说话要有条理。如“乱扔点心是小事吗。”、“追星现象剖析”。第2页共4页2、“说话课”训练根据各年级不同的训练重点,我订出以下的说话课训练。①故事会。是指利用集中的时间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事情经过加工变成有形象、有情节的故事,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的说话形式。要求说健康完整的故事,说话有合适的语速、语调,语言要接近口语。这个训练适宜初一年级的学生。②介绍会。是指集中时间由同学向别人介绍某一物品的制作过程的训练方法。如“怎样学习xx”、“xxx烧制”等。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要有适当的动手训练,介绍中要有一定的顺序,要有合理的方法。这个训练适宜初二年级的学生。③辩论会。是指集中时间由学生选好论题并充分辩论的训练方法。要求学生先选好论题,如“聪明是天生的吗。”、“男生该不该吸烟”等,会前分正、辩两方作好辩论的准备,会上要针对论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