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法院信息化:与业务融合的典范包钢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汇报材料一、包钢基本情况包钢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稀土生产、科研基地,是XX省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1954年建厂,1998年改制为公司制企业。公司总部位于XX省自治区XX市河西工业区,中心厂区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包钢拥有“包钢股份”和“包钢稀土”两个上市公司,截至2007年末,集团资产总额572亿元,员工5.7万人。包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包钢白云鄂博矿是举世瞩目的铁、稀土等多元素共生矿,是西北地区储量最大的铁矿,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铌、钍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包头也因白云鄂博矿而被誉为“世界稀土之都”。包钢已经进入我国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行列。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冷轧和热轧薄板及宽厚板、无缝钢管、重轨及大型材、线棒生产线,是我国三大钢轨生产基地之一、品种规格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西北地区最大的薄板生产基地。包钢稀土产业在国内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稀土氧化物总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钕铁硼、负极粉、抛光粉等功能材料产能占全国市场份额20%以上,稀土金属镨钕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拥有我国的权威稀土科研机构——包钢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曾为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阿尔法磁谱仪、我国“神舟”飞船和“嫦娥一号”运载火箭提供重要磁性材料。二、包钢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1近年来,包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之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包钢信息化是作为一个完整的钢铁企业信息化体系的来进行建设的,在公司总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本着实用和实效的原则,逐步、分阶段推进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十五”以来,包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围绕着产线自动化的建设。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改造,目前在钢铁主业、矿山和稀土产业的产线上的基础级(一级系第1页共4页统)自动化建设已经全部完成,全面实现了设备由电气控制向计算机控制的转变,它不仅使我们产线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极大地提高生产装备作业率,同时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过程控制系统(2级系统)和生产制造执行系统(3级mes系统)在包钢钢铁主业的生产线上得到了普遍应用。从炼铁、炼钢到各轧钢生产厂,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计算机管控系统。其中典型单位就是薄板厂,从1998年建厂以来,在已经建成连铸连轧、冷轧、镀锌等共计十条生产线上,实现了全线的自动化过程控制。目前薄板厂的过程控制系统不仅实现了生产实绩快速采集和生产工艺命令的自动下达,而且能对生产工艺模型进行参数计算和优化。例如,铸机过程控制系统包括动态浇注控制模型、板坯优化切割模型、动态二冷水控制模型等,加热炉有炉内燃烧优化控制、出炉节奏优化控制模型,轧机过程控制系统包括轧制力和扭矩模型、多坯轧制、控冷控轧、cvc控制、板形平直度模型、pvpc平面形状优化模型、acc/dq控制、热矫控制模型等。这些模型其实都是包钢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诀窍所在。薄板厂现在有一套较为完善3级mes系统。这套系统开2发建设,主要是依靠包钢自己的技术力量,它是整个薄板厂生产管理的核心,3级mes系统实现从合同生产订单输入开始,一直到成品出库发货为止的全过程跟踪。按照定单要求、生成生产计划,下达给各个机组,并进行生产物流跟踪,收集各机组的生产实绩,质量检验数据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在包钢还突出反映在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上,例如在包钢热电ccpp项目、2200立方米高炉干法除尘、265平方米烧结机半干法除尘、2座干熄焦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热电ccpp项目,利用包钢富余放散的高炉煤气来发电,它不仅减少了大量的高炉煤气向大气放散,污染大气环境,而且增加包钢电力的自给率,减缓国家电网的供电压力,是一个非常好的节能环保项目。这个项目采用了先进计算机控制技术,整个系统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过程监控数据全部是通过网络传递,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热电ccpp项目就不可能建成。“十五”以后,包钢第2页共4页加快了管理信息化的步伐,截止到目前,经过包钢一、二期信息化工程建设。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