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特质的质性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在不断解放,单亲家庭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作为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也会有差异。家庭教育方式的正当与否、学校教育关注的程度以及社会关注重点的不同,会影响单亲家庭大学生消极人格和积极人格的形成,消极的人生观、缺失的幸福感、失衡的金钱观等消极人格会阻碍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较强的独立性、过硬的抗挫能力等积极人格对这类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作用。要促进单亲家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应该从学校教育机制、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大学生自我心理应对机制等方面來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积极引导,有利于健全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人格。关键词:单亲家庭;消极人格;积极人格;影响因素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解放。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161.3万对。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①而且在单亲家庭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大多数的单亲家庭是由母亲来维持的,在单亲家庭中,女性多于男性是个不争的事实。离婚率的不断攀升,核心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家庭模式由单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单亲家庭在整个家庭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心理发展,性格特点等等方面,学者做了相应的研究,并且有了了不同程度的学术成果。尽管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投入很多精力,尽可能使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不受其负面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生活在单亲家庭背景下的子女与完整家庭的子女在群体性格特点上仍然表现出较大差异。一项调查显示,分别有85.19%和96.30%的单亲家庭大学生“宁愿自己呆着,不愿和别人在一起”,“不喜欢集体娱乐,喜欢单独性活动”;而在对照组的完整家庭大学生中,做出同样选择分别仅有9.26%和11.11%。②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青春晚期和青年早期,不仅身心会发生急剧的变化,自我意识也将由分化、矛盾冲突逐渐走向统一,可以说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与否,关系到其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平稳度过人生的关键阶段,甚至关系到学校、社①王世军.坚强与无奈·单亲家庭[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②方淑琼.单亲家庭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肇庆学院学报[J].2002(2)2会的稳定。可见,单亲家庭大学生的逐年增加及其人格完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然而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往往被忽视或者说不够理想。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工作,通常过多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而忽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单亲家庭大学生这一人数逐渐增多群体的人格进行积极引导。所以,研究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问题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欧美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较为重视,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两大方面。有些国外学者认为青少年问题的形成往往与单亲家庭的发生有一定联系,但更重要的不是单亲家庭状况,而是其生活环境及教育方式的作用。在国外学者对单亲家庭儿童性格的研究上有两种倾向:一是单亲家庭的“无影响论”,另一种是“有影响论”。持“无影响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发生性格变异的子女不是在单亲家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父母婚姻过程中的冲突。持“有影响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有较高的心理失调现象,人格发展异于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子女。此外,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的调查认为,幼年不幸的经历往往有利于个人独立性、自主性、自强性的发展。①随着近年来离婚率在中国的不断攀升以及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突出,国内学者在单亲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