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自身建设亮化部门形象强化自身建设亮化部门形象县委编办是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单列出来成为县委工作部门的。之前,名义上是“县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实际上是挂靠县人事劳动局的二级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组织、人事部门开展工作服务的,工作上没有独立性,虽然国家出台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范围内,组织(人事)部门才能配备人员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并核拨经费”,但执行乏力。我们也觉得一个锅里吃饭,背靠大树好乘凉,得过且过,把《条例》放在一边,把原则丢在脑后。甚至有的领导觉得我们编办可有可无,碍手碍脚。社会上只知有人事劳动局,不知有编办,只知干部人事工作重要,不知编制管理工作的必要。不少干部没有编制管理的概念,认为编办不是县志办就是勘界办。为了让县委编办走出阴影,亮出自身的部门形象,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关心、支持下,我们大胆探索,做了一些初见成效的工作。硬件设施是根基。作为一个新单设的部门,如果没有县委、政府的支持,没有部门的配合,可以说寸步难行。而支持基于关心,关心基于理解,理解基于了解;不了解你就不会理解你,不理解你就不会关心你,不关心你就不会支持你。为此,我们采取汇报工作、呈送报告、发送短信、打电话等方式,以真诚、平和、低调的心态,合情合理而又实事求是地多次向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以及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局、县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反映编办单设后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理解、同情与帮助。去年年底前,我办工作人员从单设的3人增加到5人,除从县人事劳动局分得3间办公室及部分办公用品外,县财政还划拨专款为我办添置了1部照相机、1台微机、2个笔记本电脑、1台打印机、1部扫描仪、一个铁皮柜、1台传真机。并解决了3万元办公经费,为我办开展工作打下了根基、铺垫了底气。第1页共5页制度建设是躯干。一个人,如果没有约束不是放荡不羁就是腐化堕落;一个集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势必软弱涣散,有多大的约束力就有多大的战斗力,如果没有约束就不会有力量,就不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向心力,就不会形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力。没有力量就不会有形象。我们靠制度塑形、靠制度立身,靠制度产生约束力,靠约束力激发战斗力。并把制度约束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坚持原则与崇尚礼节相结合。一是建立了上下班制度。规定每位同志在工作日必须按时上、下班,不准迟到、早退,不准中途擅离职守,由分管副主任进行考勤,迟到早退10分钟以上、中途擅离岗位30分钟以上的记录在案,按本单位《奖惩制度》处理。二是建立了维稳期间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三是建立了会议学习制度,规定每周一个半天集中学习。四是建立公物管理制度,规定每一件公物都进行登记管理。五是建立公文运行制度,要求行文规范,运行高效,行文、做事必须细心,减少甚至不出差错。六是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由副职分管财务,二千元以上资金的支出由主任会议决定。七是坚持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时刻强化组织意识、党员意识,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八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单位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积极查找风险点,做到警钟长鸣,“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在制度的约束下,我们的口号是“团结奋进,创先争优,树立编办良好形象”。精神文化是奇葩。单位的形象需要人来树立,人的形象需要精神来支撑,而精神的内涵是广泛的,需要用“世界”一词来界定。人的精神世界包括道德品行、文化修养、理想信念、处事风格、生活作风、思想状态等等方面。人离不开物质,也离不开精神,离开了精神的个体就会成为行尸走肉,离开了精神的群体顶多是一盘散沙,毫无形象可言。树立单位的形象,就离不开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机关特有的精神文化。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单位的形象。一是强化学习。学习能将自己化作榜样的形象,学习能提升群体的实力,学习能改变个体的生活命运。首先我办要求全体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