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Cl-35.5K-39Mn-5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B.木炭燃烧C.蜡烛熔化D.纸张破碎2.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汽油B.潮汐能C.风能D.太阳能3.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干冰与二氧化碳B.水与过氧化氢C.石墨与C60D.液氮与液氧4.物质名称和化学式书写都正确的是()A.碳酸钠:NaSO4C.氢氧化铁:FeOHB.氦气:He2D.碳酸钾:KCO35.以下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的是()A.NH3B.N2C.NO2D.KNO36.能表示两个分子的是()A.H2B.2OHC.2CO2D.2H7.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酸性最强的是()A.苹果汁~3.1B.番茄汁~4.2C.牛奶~6.5D.玉米粥~7.5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B.“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废弃塑料制品引起的C.提倡绿色出行,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D.燃烧秸秆,可导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增加9.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放出热量B.发出白光C.生成CO2D.木炭减少32222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1.物质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点燃2CO3HO,则X的化学式为()A.C2H4B.C2H5OHC.CH3OHD.C2H612.某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正确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13.白色粉末硫酸铜属于: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化合物④氧化物⑤单质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14.能够闻到桂花香味,下列对分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子间间隔有变化B.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分子的体积变大了D.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15.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石墨质地软且滑腻—制作电极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D.生石灰能吸收水份—作干燥剂16.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溶质减少B.溶解度减小C.质量分数减小D.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17.在O2、H2O2、HN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A.2个氧原子B.1个氧分子C.氧元素D.2个氧元素18.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同种溶质同浓度的溶液各处密度都相同D.溶液都是无色无味的液体22222222219.欲蒸发食盐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应将蒸发皿中的溶液加热蒸发至()A.溶液沸腾为止B.蒸干为止C.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为止D.有大量晶体析出时为止20.有关CO、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21.只用水无法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木炭粉、二氧化锰B.淀粉、氯化钠C.冰糖粉、硫酸铜粉末D.碳酸钙、氯化钙22.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O2和N2B.H2和COC.CO2和O2D.CO和O223.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与防止试管炸裂无关的是()A.加热时先给试管预热B.保持试管外壁干燥C.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24.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O通电2HOC.2HO通电2HOB.HO通电HOD.2H2O2H2O225.同学在配制食盐溶液时,发现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A.称取食盐固体的质量偏大B.倾倒称量好的食盐时,有部分固体洒落在桌面上C.量筒在量取水的时候,视线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26.下列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先检验气体纯度C.CO还原CuO实验,实验前应先通CO再加热D.蒸发时,蒸发皿必须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氧分子的质量是32gB.氧分子的式量就是1mol氧分子的质量C.氧分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分子的质量D.1g氧分子和1g臭氧分子(O3)含有相同的氧原子个数28.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体系中共由四种分子构成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C.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