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背景:己亥,清道光十九年,由于实行政治改革的政治宏愿受阻,这一年龚自珍从北京辞官南归,途中作诗315首,兼述往事,总题为"己亥杂诗"这是第五首。[注释]浩荡:广大无边,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离愁:离别的愁思。白日:太阳。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指向东方。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落红:落花,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离开官场。春泥:春天的泥土。[译诗、诗意]无穷无尽的离别愁思,太阳惨淡,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那马前缤纷的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他们即使化作春泥后,也要滋养呵护春花。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1.诗的一二句抒发的是辞官离京时的心境。离愁(浩荡离愁)一词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2.本诗开头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多,以白日斜或天涯衬托离愁,写离愁之苦。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第三四句以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落红:落花。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离开官场。这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赏析名句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离愁。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志愿(或“志向”)。抒发了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为国效力的信念。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8.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9、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小结满载离愁,远归故里自比落红,仍可护花虽辞官归乡,仍心系报国。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主题意义表达了他的思想倾向,对国事的感慨以及生平经历的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