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Internalmedicine)第八篇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内科教研室第二章第二章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iabetesmellitus龙应香龙应香学时数学时数33学时学时教学课型:临床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2.掌握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使用3.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熟悉:熟悉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糖尿病的分类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1.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防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原则难点: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使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概述糖尿病是一种临床综合症,是由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存在作用缺陷,引起体内代谢失调及高血糖。糖尿病目前发病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最快的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由来已久0.67%(80年)上升至3.2%(96年),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估计约4000万全球糖尿病人已超过1.9亿,糖尿病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中国,第三是美国(6%)发病率最高的是南太平洋岛国瑙鲁,50岁以上的人群几乎2个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2010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糖尿病分类根据1997年ADA建议,分为4个类型:一1型糖尿病该型病情重、发病急、有酮症倾向;年龄主要是幼年及青少年,较瘦小患者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免疫介导糖尿病本型是由于胰腺B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损伤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标志有:•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约85~90%的病例有一种或几种自身抗体阳性特发性糖尿病较少见,具有1型糖尿病表现而无明显病因学发现始终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胰岛素缺乏的表现明显,可频发酮症酸中毒二2型糖尿病此类患者病情较轻,起病缓慢,肥胖者较多.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本型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对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有效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B细胞功能中的单基因缺陷,有代表性的是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2.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受体缺陷有关3.胰腺外分泌疾病如胰腺炎等引起的高血糖状态4.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症、甲亢等,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四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时发现葡萄糖耐量减低或明确的糖尿病,均可诊断为GDM。在妊娠结束后6周按血糖水平再评估•糖尿病•空腹血糖过高(IFG)•糖耐量减低(IGT)•正常血糖病因和发病机制一、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生应具备: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在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引起胰岛B细胞损伤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是重要因素,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组织引起糖尿病,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糖尿病二2型糖尿病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无家族史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后者的3~40倍其父或其母有糖尿病或双亲皆有糖尿病的患者,均有很大遗传倾向2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糖尿病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而是遗传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临床上称之为易感性2、环境因素(1)肥胖肥胖常常是糖尿病的早期状态,是重要的诱发因素,特别是中心型肥胖,是决定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一个重要原因(2)饮食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的增加、营养过剩,成为糖尿病的发生因素3.体力活动减少西方化的生活方式,上班路上缺乏体力活动,上班期间有自动化设施,业余时间看电视,家务劳动半自动化4.应激状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承受的应激机会增多,易使人情绪紧张波动,造成心理压力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2型糖尿病的发展2型糖尿病IGT糖代谢受损正常血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大血管疾病30%50-100%50%50%70-150%40%70%150%10%100%100%胰岛素抵抗肝糖生成内源性胰岛素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内源性胰岛素IGT4—7年“诊断糖尿病”显性糖尿病糖尿病的自然病程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