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摘式矫治器由、和部分组成。2.在头颅侧位X线上,从点至点的连线(平面)称为颅底平面。此平面大致可代表的分界面。3.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包括、、、、、等。4.目前投影测量最常用的基准平面为、和。5.前颅底平面由与之连线组成,眼耳平面由与连线组成;Bolton平面由与连接线组成。6.正畸治疗中引起牙周组织的反应有、和。7.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主要包括、、等方面内容。8.牙牙合畸形矫治过程中,牙移动的种类有、、、、。9.正畸治疗中常用支抗的种类有、、。1.X线头影测量常用的基准面前颅底平面、眼耳平面、Bolton平面。2.支抗的种类:颌外支抗、颌内支抗、颌间支抗。3.矫治力以力的来源分,可分为:颌内力、_颌间力_、颌外力。以力的强度分,分为_重度力:_力强度大于350gm、_轻度力:强度小于60gm___、_中度力:为60gm~350gm之间_。以力的作用时间分,分为__间歇力___、___持续力_____。以矫治力产生的方式分___机械力_、_肌能力___、_______磁力__。以力的作用效果分______正畸力__、_____矫形力_______。4.在恒牙萌出后,面部在三维方向的生长发育以高度增加为最大,其次是深度,宽度增加最少。5.替牙期的暂时性错合有:上颌左右中切牙间隙、上颌侧切牙牙冠向远中倾斜、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磨牙建合初期、可能为尖对尖的合关系、前牙深覆合_。6.颅面骨骼的生长发育方式有__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___、_骨缝的间质增生、骨的表面增生__。7.面部长度与高度的增长有重要影响的4条骨缝为额颌缝、颧颌缝、颧颞缝、翼腭缝_。8.常见的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_吮指习惯__、舌习惯__、唇习惯_、偏侧咀嚼习惯_、_咬物习惯_、__睡眠习惯__。1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预防矫治、阻断矫治、一般矫治、外科矫治2矫治器分为固定矫治器、可摘式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3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标准个别正常牙合矫治目标:平衡、稳定、美观4牙列与牙合的发育可分为乳牙牙合期、替牙牙合期、恒牙牙合期。牙齿的发育主要经过发生期、钙化期、萌出期三个阶段5常用的颅面分界面有两个颅底线和面横平面6颅面覆颌的三种发育方式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骨缝间的间质增生,骨的表面增生7由新生儿到成人,上颌骨的长度增长约为2.5倍,宽度仅为1.6倍8建牙合的动力平衡向前:颞肌,咬肌,翼内肌,舌肌的咀嚼力;向后:口轮匝肌,上、下唇方肌,颊肌,颏肌,颧肌;向外:内侧舌体,肌作用外侧唇颊肌;垂直向:开、闭口肌9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分为内在的遗传因素(先天性)和外界的环境因素(后天性)10遗传因素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牙合畸形的形成:a牙的大小与颌骨大小之间遗传性的不协调b上下颌大小或形状之间的遗传性的不协调11遗传性错牙合畸形主要通过重复表现、断续表现和变化表现三种表现形式,常见的遗传因素的错牙合畸形有颜面不对称性牙间隙,牙列拥挤,牙的数目、形态、萌出时间异常,下颌前突,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牙合,深覆盖牙合等12上颌第一磨牙是颌关键各类错牙合畸形都是由下颌、下牙弓在近远中间的错位引起的13X线头影测量是生长发育和分析错牙合畸形机制的重要手段14深覆盖分为I度覆盖为3-5mmII度5-8mmIII度大于8mm15牙弓应有长度或必须间隙:一般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前牙弓内各个牙的牙冠宽度其总和16意义:a判断上下牙弓的不调是发生在上颌或下颌,为前牙或全部牙的宽度异常b.Bilton指数分析形成的机制,并可为制定治疗计划时的参考因素之一17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a研究颅面生长发育b牙牙合,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c确定错牙合、畸形的的矫治设计d研究矫治的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牙合,颅面形态结构变化e外科正畸的诊断矫治设计f下颌功能分析18正畸治疗过程中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生物力学阶段和生物学阶段19牙列拥挤矫治手段包括减数拔牙,扩大牙弓和邻面去釉20替牙期是前牙反颌矫治的关键时期,治疗目的是解除反颌,促进颌骨生长向正常方向发展21乳牙反颌中度者用上和垫附双曲舌簧的活动矫治器,深者用下颌连冠式斜面导板或下颌垫式联冠斜面导板22(力偶距与力的比率)M/F决定牙的移动方式,应注意力偶距的方向应与阻抗中心处力偶距的方向相反,转动中心的位置依赖于M/F,调整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