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自古以来教育就是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但是往往在分数面前,许多老师只看重了教书而忽视了育人,其实这是本末倒置。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空有知识的人只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悲剧人物。当今的社会越来越看重人的综合素质,因而国家也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单一的传授知识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有意识的渗透德育。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肩负了传承中华几千年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任,因而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把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不留痕迹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利用好每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凭借教材进行应该是主渠道。语文,渗透德育教育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尊敬守法,做新世纪有用人才的教育。下面以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日月潭》为例,整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本课教学的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单元导入:(读一读,背一背)1、师:台湾的日月潭,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我们的家乡多么可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首先通过一首小诗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出示课件)师生承接读。师:小时候生:在画报上触摸你师:长大了生:用心去聆听你师:爬上了高山师:趟过了小溪师:汗水生:在脸上写满幸福的痕迹师:脚印生:亲吻着辽阔的土地师:深情生:抚摸着这只高唱的雄鸡二、学习《日月潭》一文(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1、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现在我要领你们去祖国的第一宝岛——台湾。台湾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同学们请看图:这就是台湾的日月潭。那就让我们赶快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吧!板书课题:《日月潭》2、出示阅读要求:(1)初读课文,划出你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问老师或同学等方法自行解决。(2)采用简单的批注式阅读方法,用“——”画出描写日月潭位置、名称由来的句子,把描写日月潭秀丽风光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3、检查自学情况。(1)读一读,并理解词语:群山环绕一片朦胧名胜古迹树木茂盛隐隐约约风光秀丽(2)学生汇报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由来的句子:位置: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名字的由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3)提问引导读,明确日月潭位置和句子的由来。师:日月潭是怎样的一个湖?生: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师:它在什么地方?生: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师:那里景色怎样?生: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4)减词对比读,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师:北边像太阳,叫日潭;生: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师:南边像月亮,叫月潭。生: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5)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因为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所以名为日月潭。4、读完文后,你认为日月潭美吗?它的清晨、晴天、雨天又给我们展示出怎样一种美?师生交流。5、多种方式练读。(1)一读:减词对比读,品词析句。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