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开始做好家园合作2012年8月25日搞好家园沟通关键在于,教师与几长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要建立一种亲密的感情。而这一切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和关心自己的孩子、工作尽心尽责时,会自然地产生很大的信任感,并由衷地尊重老师;当家长感受教师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自己,理解和尊重自己。就会消除心理上的距离。就会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教师沟通和配合。教师与家长之间如果架起了情感的桥梁,就会为家园沟通和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教师的儿童观•卢梭——强调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儿童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应享受儿童应有的幸福。•杜威——以儿童为中心即以儿童的本能及其活动为中心。•蒙台梭利——以对儿童的重视与尊重为基础。•陈鹤琴——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准备,而且应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教师应有的科学的儿童观儿童是人,儿童是儿童。英国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和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儿童是成人之父”请结合自己日常教育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什么都不懂”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孩子的行为问题,家长应该负主要责任”你怎样理解这句话?3、“家长是上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4、“家长是老师的朋友”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家园合作的意义•家园合作,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园合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家园合作,可以密切亲子关系,改善家庭教育家园合作应遵循的原则•平等把家长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尊重尊重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不是居高临下地把家长当作教育对象和教师工作的助手。•责任分担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负有共同的责任。•互惠在争取获得家长财力、物力、人力支持的同时,要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让家长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家长工作案例•一位家长抱怨道:“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很长时间了。说真的,我现在对孩子在园情况很不了解。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八个小时,晚上接回家和家长也就呆上两个小时。孩子回家不太说幼儿园的情况,问老师,老师总说‘挺好的’。真不知这‘挺好的’到底好到什么程度,我们家长该为孩子做哪些准备?”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对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的渴望,对“挺好的”的困惑。•思考:1、请问此处家园合作了没有?•2、你认为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内容有哪些?•分析:此处家园没有合作。•因为幼儿园老师没有给予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知情权,即没有及时把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也没有给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情况的机会。这样做就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截然分开,致使家园分离,未能形成教育合力。分析要点家长工作案例小班幼儿的家长会,年轻的父母济济一堂;到了大班,出席家长会的则大多是被委以重任的祖辈。对此,一些教师感慨:“现在的家长越来越不重视家园共育了。”是什么原因使家长渐渐失去了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热情呢?一个朋友向我抱怨,说幼儿园的家长会令人迷茫:“家长会像教师的工作计划交流会。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计划读一遍,其中还有许多你们的行话,比如角色意识、区角活动等,我们听不懂,所以很没劲。”又一个朋友向我道出逃避参加家长会的无奈:“每次家长会是开批斗会,我家女儿很顽皮,老师讲着讲着就把他当反面材料提出来,让我很难堪也很失望。”还有朋友告诉我:“开家长会就是老师的报告会,轮到我们家长提建议的时候,老师一般没有认真听,我们还没有说完就宣布散会了。”思考: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原则,试分析此处家园合作中教师是否遵循了相应原则?分析:1、家长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使幼儿园从家长那里获得人力、物力的支持。2、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家长密切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家长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更好地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同时,也使幼儿有机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