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在肩周炎治疗关节松动术在肩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中的疗效观察##############灸理疗康复科灸理疗康复科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在肩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2组个40例,均给予电针治疗,治疗组并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前后依据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组经治疗10次后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2组间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松动术在肩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关键词:肩周炎;关节松动术;电针11资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肩周炎是针灸康复科门诊常见病,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运用电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患者,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满意。1.11.1对象与分组对象与分组•共80例患者,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并排除颈性肩痛、肩部骨折、脱位等。随机分成2组各4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见表1)表表1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①侧别①年龄(岁)②病程(月)②•男女左右双•治疗组21191425149.26±12.224.96±1.52对照组18221623151.66±11.865.12±1.84•注:①X²检验P>0.05。②t检验P>0.051.21.2治疗与方法治疗与方法•治疗组先行电针治疗30min。取穴:肩周炎常用穴位(肩井、肩髃、肩髎、肩贞、臑会、臂臑、肩部阿是穴、曲池、手三里、合谷等),针刺完毕取主要痛点接G6805针灸治疗仪,用疏密波治疗30min。然后行肩关节松动术:••1.分离牵引:医生外侧手托住患者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内侧手向外侧持续推肱骨10秒钟,然后放松,重复3~5次。操作中要保持分离牵引力与关节盂的治疗平面相垂直。••2长轴牵引:医生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放在腋窝,拇指在腋前。外侧手向足的方向持续牵拉约10秒,使肱骨在关节盂内滑动,然后放松,重复3~5次。操作中要保持牵引力与肱骨长轴平行。•3.前屈向足侧滑动:病人仰卧,上肢前屈90°,曲肘,前臂自然下垂。医生站在躯干的一侧,双手分别从内侧和外侧握住肱骨近端,双手五指交叉,同时向足的方向牵拉肱骨。•4.外展摆动:病人仰卧,肩外展至活动受限处,屈肘90°,前臂旋前。医生内侧手从肩背部后方穿过,固定肩胛骨,手指放在肩上,以防耸肩的代偿作用。外侧手托住肘部,并使肩稍外旋和后伸,并将肱骨在外展终点范围内摆动。•5.内旋摆动:病人仰卧,肩外展90°,屈肘90°前臂旋前。医生立于患肩外侧,上方手握住肘窝部,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及腕部。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前臂向床面运动,使肩内旋。•6.外旋摆动:病人仰卧,肩外展90°,屈肘90°。医生立于患肩外侧,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及腕部,下方手放在肱骨头前面固定肩部并稍向下加压,上方手将前臂向床面运动,使肩外旋。•【1】以上手法一日一次,10次治疗后再次评估。手法分级:疼痛明显的患者用1~2级手法,活动受限者用3级或4级并在运动终点加强。•对照组仅行电针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运动指导:两组病例治疗结束后均教会患者做肩关节自我功能练习,如爬墙,体后拉手,内收外展等。•疗效评定:按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在首次治疗前及10次治疗后分别评估,如表21.31.3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所有数值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学处理由SPSS11.5统计完成,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表22::UCLAUCLA肩关节评分系肩关节评分系统统疼痛持续性疼痛并且难以忍受;经常服用强镇痛药1持续性疼痛并且难以忍受;偶尔服用强镇痛药2休息时不痛或轻微痛,轻微活动时出现疼痛,4经常服用水杨酸制剂仅在重体力劳动或运动时出现疼痛,6偶尔服用水杨酸制剂偶尔出现疼痛并且很轻微8无疼痛10功能不能使用上肢1仅能轻微活动上肢2能做轻家务劳动或大部分日常生活4能做大部分家务劳动、购物、开车;6能梳头、自己更衣,包括系乳罩仅轻微活动受限;能举肩工作8活动正常10向前侧屈曲活动150°以上5120°--150°490°--120°345°--90°230°--45°130°以下0前屈曲力量(手测量)5级(正常)54级(良)43级(可)32级(差)2一级(肌肉收缩)10级(无肌肉收缩)0病人满意度满意、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