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一、废用综合症•二、过用综合症:(过度劳累及过度使用)•三、误用综合症:•四、脑卒中肩部并发症•五、颅内压增高•六、肺炎、肺水肿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七、心脏损伤•八、泌尿系统感染、尿失禁、急性肾炎•九、上消化道出血•十、吞咽困难•十一、血糖改变•十二、水电解质紊乱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十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十四、脑卒中继发癫痫•十五、抑郁与焦虑•十六、褥疮•十七、体温异常废用综合症•发生原因•症状及治疗⑴局部废用引起的症状及治疗⑵全身废用所致症状及治疗废用综合症发生的原因•原发病的性质及病情,为了治疗需要长期保持安静或卧床状态。•脑卒中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精神抑郁者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有严重感觉障碍者,特别是深感觉障碍,因缺少刺激而减少活动。•因疼痛限制肢体或躯体活动。•老年人喜静不喜动。•长期使用支具、石膏、夹板固定,限制肢体或躯体活动。局部废用引起的症状及治疗•废用性肌无力及肌萎缩•关节挛缩•废用性骨质疏松废用性肌无力及肌萎缩•症状⑴抗重力的下肢肌肉比上肢肌肉更易无力及萎缩。⑵完全不运动的肢体,等长肌力每天下降1%-3%,每周下降10%-20%。如完全不动3-5周肌力下降50%。•治疗⑴每日进行几秒钟机体最大肌力的20%-30%的锻炼。⑵如做1秒钟肌肉最大肌力的50%的锻炼更有效。⑶神经肌肉电刺激关节挛缩•由于关节、软组织、肌肉缺乏活动或被动运动范围受限而导致的。•最常见的因素有:疼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痉挛、长时间关节静止不动、未能及时康复。•防治措施:①定时变换体位②保持良好肢位③被动关节活动④自主被动关节活动⑤机械矫正训练⑥抑制痉挛治疗(如Bobath法、PNF法)废用性骨质疏松•由于骨骼缺乏负重、重力及肌肉活动等刺激,使骨质反应增强。此外,由于长期不活动状态影响内分泌系统,使尿中钙的排泄增加,羟脯氨酸排泄增加,粪便中钙的排泄增加。•骨质疏松在骨膜下最明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反,后者发生于骨膜外侧。•防治方法:负重站立,力量、耐久和协调性的训练,肌肉等长、等张收缩等。全身废用所致症状及治疗•位置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内分泌改变•神经、情绪及认知改变•代谢及营养改变•皮肤改变•静脉血栓形成位置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防治方法:①定时变换体位②适当主动或被动活动四肢③睡眠时,上身略高于下身④做深呼吸,但颅压增高者禁用⑤对健侧肢体、躯干、头部做抗阻力运动⑥按摩四肢,冷水摩擦皮肤⑦下肢、腹部用弹性绷带⑧最重要的是尽可能避免长期卧床,尽早开始坐位训练静脉血栓形成•防治措施:①早期活动肢体②抬高下肢位置③用弹性绷带④按摩⑤严重者用抗凝剂⑥必要时手术治疗误用综合症:•在康复治疗方法中方法错误,引起医源性的继发性损害。•常见原因:•粗暴的关节被动活动•康复方法错误•护理方法错误脑卒中肩部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⑴原因⑵临床表现⑶预防和治疗•肩手综合征⑴定义、病因及发生机制⑵临床表现⑶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原因•①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低下;•②肩关节囊、韧带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③肩胛骨周围肌肉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下旋。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在放松坐位下可在患侧肱骨头和肩峰间触及明显的凹陷,X线下可见肱骨头和肩关节盂之间的间隙增宽。在患侧上肢活动、全身用力或站起时可减轻或消失。•肩胛带下降,肩关节腔向下倾斜•肩胛骨下角的位置比健侧低•病侧呈翼状肩肩关节半脱位预防和治疗:•①预防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延长:•②纠正肩胛骨的位置:通过纠正肩胛骨的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的位置,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③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④维持全关节活动度的无痛性的被动运动范围:在治疗中应注意避免牵拉损伤而引起肩痛和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概述•定义:指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制。严重的是可引起手及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失。•病因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