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物流业专题调研材料XX市物流业专题调研一、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一)物流业基础设施截止2011年底,全市注册登记物流企业148户,总注册资本2亿元。2011年全市货运总量为1.28亿吨,周转量255.47亿吨公里,并保持15.8%和14.2%的平均增长率,完成内河港口吞吐量110.5万吨,同比增长12.4%。全市各类货运业户17100余户,其中各类道路货运企业220余户,各类货运车辆22500余辆,参与货物运输的其他运输车辆6500余辆。近三年XX市物流业增加值情况单位:亿元年份物流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占gdp比重(%)增速(%)2009年30.3166.318.27.08.02010年32.9189.017.46.38.52011年35.6219.435.65.38.3(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情况安徽婉饰琳物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具备一级国际货运代理权的外贸进出口物流企业,已在宣城建立并发展。中国·茶府拟组建物流运营管理中心,目前已积聚经营信息物流和零担物流的客户300余家。其中意向入驻的有80余家,已经入驻的30家。(三)物流园区建设双桥物流园于2010年10月底启动。物流园区规划范围21.2平方公里,一期规划12.9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4.9平方公里。一期规划了“一核三区”,即公共服务中心和商贸服务区、生产加工服务区、农副农资产品服务区。目前,在建和签约的项目共10个,协议总投资18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亿元。百汇商贸物流园、中国·茶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3个项目进展顺利。其中,百汇商贸物流园,总投资20亿元,规划总面积1000亩,分三期建成。目前一期建设已基本完工。中国·茶府项目,总投资16.6亿元,占地460亩,茶产品展示中心已建成,招商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第1页共3页项目,总投资5.7亿元,占地330亩,总建筑面积18.7万平方米。一期6.3万平方米农副产品交易区已封顶,计划11月份试运营。(四)存在问题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一是海关、商检尚未建成。二是直接为物流业服务的仓储、停车场、港口、火车站货运堆场等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三是信息化水平低。缺乏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企业与一、二、三产业企业之间供销信息不畅,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物流运输工具空载率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物流企业效益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规划的物流园区建设除双桥物流园外,其他园区和场站建设步伐较慢。二、当地促进物流业的做法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市本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宣政〔2010〕76号)文件制定了物流业相关保障措施,包括土地、行政收费、税收等优惠政策,为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三、物流业发展形势分析虽然我市现代物流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一是明显的区位优势。我市是全省唯一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的地级市,是长三角地区向内地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同时,我市紧临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物流圈,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二是一定的产业基础。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跨越崛起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成“三个基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以自然生态和宣城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一个枢纽(皖苏浙边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业快速发展基础条件逐步具备。三是难得的政策机遇。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出台加快物流业发展规划和优惠的扶持政策,给我市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政策环境。省政府《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将我市纳入“皖江外向型现代物流产业带”。定位为与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相连接的区域性物流集散和分拨、配送中心,规划我市为第2页共3页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四是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强力推动物流园区建设,市直相关部门把推进物流业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开展,企业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愿望较为迫切,这些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四、加快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一)出台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对列入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物流园区和重点物流业项目,要优先保障用地,并参照工业地价收取出让金,相关费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