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闭症的定义自闭症的历史关于自闭症的有事实根据的历史开始于1943年,精神病医生卡纳(LeoKanner)描述了11个有类似表现的儿童,他们在幼年时像躲在自己的壳里,关注物体而忽视人的存在,避免目光接触,语言有限或没有语言,表现出刻板的动作。自闭症与智力障碍有部分的重合,但需要做出明确的区分。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特征不是一般性的认知水平低下,而是心智和情感运作模式的异常,非言语交流和言语交流存在严重缺陷。许多自闭症患者具备某种令人惊异的超常能力,例如写实性绘画、音乐感受和表演、万年历一般日期记忆、不假思索的数字计算能力,但是可能终生只会极其简单的言语交流,而且言语表达方式也明显地与众不同。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二、自闭症的诊断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的《精神异常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APA,2000),自闭症定义为:有以下(1),(2)及(3)六项特征,其中最少两项来自(1),(2)和(3)各有一项:(1)社交能力缺失,表现于以下最少两项多种非言语行为缺失,如用于社交的目光交流、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手势不能发展与其发育程度配合的同辈关系缺少自发性地与其他人分享快乐、兴趣及成就缺少社交及情感的互动能力(2)沟通能力缺失,表现于以下最少一项语言发展迟缓,甚至完全没有语言能力在有语言能力的患者,与人打开话匣子或持续谈话的能力缺失陈腔滥调,和使用重复的、特殊的语言缺少与其发育程度配合的有变化的自发性的假装或模仿行为(3)有限、重复、不正常以及一成不变的行为,表现于以下最少一项围绕一或多个一成不变及有限的兴趣,而进行此兴趣的次数是不正常的观察到不能适应专门而非功能性的工作及仪式一成不变而且重复的动作癖好持续保有某一物件之部分以下任一或以下环节在三岁前出现发展迟缓或发展不正常社交用于社交沟通的语言象征性及想像性游戏障碍不能以蕾特氏症或儿童期崩解症解释三、自闭症的病因早期发展的问题早产、妊娠期出血、血毒症(血液中毒)、病毒感染、产后缺乏活力遗传影响a.染色体和基因障碍大约2%到3%的自闭症儿童患有脆性-X染色体异常。总体而言,自闭症个体患有染色体异常的几率更高,大约占5%。也与结节性脑硬化(tuberoussclerosis)有关。b.家庭和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子中同时患有自闭症的比率是60%到90%,而异卵双生子的比率接近零。c.分子基因第2、7、13、15号染色体可能是与自闭症相关的可疑基因(susceptibilitygenes)大脑异常研究发现自闭症个体在小脑和中央额叶及相关边缘系统的组织结构上的异常,特别是杏仁核区域血流量成像呈现了自闭症儿童脑部额叶的血流量不足四、自闭症的治疗低功能儿童高功能儿童不同的儿童,不同的治疗儿童自闭症患病率为万分之2至5。近来估计在万分之0.7至21.1之间;甚至可能高达万分之60。上升趋势可能与大众对自闭症日益增长的关注程度有关。美国的有关研究发现,约近一半的自闭症儿童IQ低于50,1/4的儿童IQ在50至70之间,另外1/4的儿童IQ高于70.4。最近有报告指出,71%的自闭症患者属于“高功能”,智力水平正常。此研究的样本多达4445人,结论比较可靠。这表明一个趋势:越来越多智力正常的儿童被诊断为自闭症。行为治疗、教育治疗及医学治疗可以改善儿童的学习和行为,而且有一部分儿童还可以达到接近正常的功能水平,但还没有可以完全治愈的方法。早期干预、社区教育、社区生活等方法都是很有意义的,为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乐观的可能性。行为干预行为干预经历了很大变化。从传统的“行为矫正”发展为后来的“行为管理”和“应用行为分析”,一直到九十年代的“功能评估”和“正向行为支持”的改变、情境应对的技能缺陷的弥补,以提高患者的能力为着眼点。运用行为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自闭症儿童目标行为的形成,并系统地减少问题行为。例如,在应用的行为分析(AppliedBehaviorAnalysis)干预方案中,运用奖赏体系来教儿童进行认知操作,确有效果。近来发现,有效的干预需要理解自闭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