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和成分输血2013-10血液的生理功能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输送养分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输送养分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保持体温恒定保持体温恒定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有形成分有形成分(细胞成分)(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无形成分无形成分(非细胞成分)(非细胞成分)血浆血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静止、离心等方法—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静止、离心等方法所得到的液体部分所得到的液体部分非细胞成分组成成分包括蛋白、非蛋白氮化合物、脂肪、非细胞成分组成成分包括蛋白、非蛋白氮化合物、脂肪、不含氮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类、气体和水不含氮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类、气体和水血液细胞成分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人体的内呼吸,向机体组织运送氧气,进行人体的内呼吸,向机体组织运送氧气,带走二氧化碳带走二氧化碳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粒细胞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中性粒细胞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噬碱性粒细胞噬碱性粒细胞噬酸性粒细胞噬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T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淋巴细胞细胞免疫B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淋巴细胞体液免疫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粘附功能粘附功能粘附在异物表面的功能粘附在异物表面的功能聚集功能血小板相互间粘着在一起的现象聚集功能血小板相互间粘着在一起的现象释放反应释放反应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将其颗粒内容物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将其颗粒内容物释放释放到细胞外到细胞外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吸附和聚集凝血因子,为凝血因子相互作用提供场所吸附和聚集凝血因子,为凝血因子相互作用提供场所血小板因子血小板因子33((PF3PF3)有效性的作用)有效性的作用凝血因子Ⅺ、Ⅻ的活化作用凝血因子Ⅺ、Ⅻ的活化作用收缩作用收缩作用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极其高度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与重建长期极其高度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与重建长期造血的潜能,以及损伤后再生的能力;具有广泛的迁造血的潜能,以及损伤后再生的能力;具有广泛的迁移和特异性归巢特性,能优先定位于相应的造血微环移和特异性归巢特性,能优先定位于相应的造血微环境中,并以非增殖状态和缺乏系相关抗原的方式存在境中,并以非增殖状态和缺乏系相关抗原的方式存在血液的理化特性色泽红色,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色泽红色,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比重全血:比重全血:11.050~.050~11.060.060,血浆:,血浆:11.025~.025~11.030.030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酸碱度酸碱度pHpH为为7.35~7.457.35~7.45血容量循环血容量;贮备血容量血容量循环血容量;贮备血容量粘度粘度血液成分的制备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成分制备将采出来的全血,用物理方法分离成体积小、纯度高、临将采出来的全血,用物理方法分离成体积小、纯度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单一血液成分的技术称为血液成分制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单一血液成分的技术称为血液成分制备。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的血液成分的制备。备。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的血液成分的制备。狭义的血液成分制备狭义的血液成分制备血细胞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细胞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广义的血液成分制备广义的血液成分制备--血浆衍生物血浆衍生物((plasmaderivativesplasmaderivatives))血浆蛋白血浆蛋白制品制品或或血液制品血液制品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浓缩物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浓缩物等血液成分输注的意义纯度高,针对性强,提高输血疗效并减少体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