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概况及临床宁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麻宝苍Sec.1概述定义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布病也叫趴床病(粘巴病、懒汉病、羊病、夫妻病,)与结核病类似,都是细胞内寄生,称姊妹病。生物种生物型常见宿主羊种1~3绵羊和山羊牛种1~8牛猪种1~5猪、野兔、鹿、鼠类沙林鼠种1沙林鼠绵羊副睾种1绵羊犬种1犬【6种】【19型】布病造成的损失德国每年7千万-1亿美元法国每年8千万元-1亿美元拉丁美洲和美州每年7亿美元前苏联每年1000万美元全世界150-200万亿美元中国:四川7千万美元,吉林30万-50万美元,新疆1-2千万美元,广西100万美元。疫情概况一、世界疫情1973年有75个国家向WHO报告有疫情,1982年94个,1990年160~170个;(一)、疫情分布地区人间发病率(1/10万)国家(个)美洲0.02~5.2816欧洲0.04~21.4629亚洲0.003~11.933大洋洲0.97~2.519非洲0.59~10.036全世界共有19个国家人间布病发病率超过1/10万:希腊、意大利、美国、原苏联、阿根廷、阿尔巴尼亚、老挝、黎巴嫩、匈牙利、伊朗、爱尔兰等。(二)、菌种分布1、羊种菌:50个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南美洲,亚洲。2、牛种菌:100余个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南美洲,欧洲。3、猪种菌:33个国家,主要分布于美洲,东欧,西欧,非洲北部。4、绵羊附睾种菌: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土耳其,阿富汗,原苏联,中国等。5、犬种菌:美国,日本,德国,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中国等。6、沙林鼠种菌:美国西部,阿根廷,秘鲁,智利。1952~1981年,全国共发现疫区县1109个,共有暴发点245个(其中70年代以前202个,占82.4%;70年代以后43个,占17.6%)。畜间布病平均感染率4.97%,人间平均感染率为8.16%(1.42~16.4%),累计发病134252人,历年发病率在0.02~1.77/10万之间。(一)、畜间疫情牛、羊、猪的存栏数全世界羊18-20亿牛13亿猪9亿全中国羊2.5-3亿牛0.9-1亿猪1亿1、绵山羊:平均感染率0.5%。2、牛:平均感染率0.4%。3、猪:平均感染率1.7%。4、鹿:平均感染率0.5%。5、犬:平均感染率6.5%。(二)、人间疫情28个省区统计人群布病平均感染率为3.0%。l、严重流行区:内蒙,黑龙江,河南,西藏,青海,新疆,河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湖北,陕西。2、一般流行区:吉林,辽宁,山东,云南,湖南。3、散发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西,浙江,安徽,福建,海南。4、不明区:江苏,台湾,贵州。(三)、菌种菌型分布至今分离出布鲁氏菌约3500~4000株,包括羊种菌1,2,3型,牛种菌1,2,3,4,6,7,8型,猪种菌1,3型,绵羊附睾种菌,犬种菌,共5个种14个生物型,其中羊1型占羊种菌的50%多,牛以1,3,6,8型为主,猪种菌以3型较多。畜间感染率<1%很少造成人间流行宁城县人间布病疫情宁城县2009年前报告布病例均为外出打工人员,从事牛、羊屠宰、畜产品加工、放牧、饲养而感染布病,2010年在我县部分乡镇布病检测中检出本地感染病例,本次布病防治项目基线调查共血检603人,经检验检出布病血清凝集实验阳性21人,检出率达3.5%,其中检测村级兽医63人,检出阳性10人,检出率高达15.9%。2010年我县及外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网上报告布病病人23人,加上本次检测检出的18人,共41人,截止11月末年发病率达0.068‰,亦呈多点发病态势。Sec.2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因子一、传染源布鲁氏菌的宿主很多,已知有60多种动物(家禽、家畜、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作为布鲁菌的贮存宿主。羊、牛、猪既是动物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又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鹿、犬和其它家畜次之;啮齿动物如豚鼠、小白鼠、家兔等是敏感的实验动物,也可以作为传染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羊是主要传染源,有些地方牛是主要传染源,南方的广西和广东地区猪是主要传染源,四川省以牛种布鲁菌感染为主,牛羊种并存,并于1987年新发现了犬种布鲁氏菌。(一)、最适宿主与转移1、最适宿主:布鲁氏菌最常侵犯的易感宿主,并能在其体内寄生,繁殖,致病。2、转移现象:某个生物种布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