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医院支付方式改革与展望浅谈医院支付方式改革与展望摘要:当今,“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已经从一个医疗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问题转变成整个社会关注的、公众共讨之的社会问题。本文笔者就医院支付方式改革与展望做出一些探讨。关键词:支付方式;补偿机制;合理消费当今,医疗机构承担起本不该承担的主要社会舆论责任,按项目付费的支付制度已经被人们当作医院诱导患者过度消费的“根源”,而这个“根源”的背后推手“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顽疾。它已经从一个医疗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问题转变成整个社会关注的、公众共讨之的社会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医改核心问题之一是补偿机制问题。一、对公立医院的几点认识公立医院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医疗服务付费的实质是对医疗服务的补偿;医疗服务补偿>医疗机构资源消耗+发展因素;当年医疗服务收入水平=政府+医保农合+个人对医院的补偿水平。二、当前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问题财政对医院补助严重不足;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不合理(医疗服务技术劳务价格偏低,难以调到合理价格水平;检查和检验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医疗机构的补偿过多地依靠药品和耗材收入);医院内部激励机制倒置(滥开药品和检查,滥用医疗服务耗材)。三、支付制度改革的作用1.支付制度的核心作用就是通过不同支付方式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激励,改变供方和需方行为。2.改变供方行为:改变供方运营和管理的模式,确保财务可行性(如成本控制、流程再造);改变资源配置[人员构成、资本配置(院区、科室、设备、床位等)];改变服务能力;提高诊疗能力,改变诊疗方案、治疗模式(如住院和门诊服务之间的转化);改变绩效。四、简述几种支付方式的优缺点1.按项目收(付)费概念:属后付制的传统形式,其特点是医院收入与提供的服务项目数量直接相关,即总费用=∑(项目数×项目价格)。优点: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易于管理,使用范围广;患者选择余地比较大,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医疗服务费用和成本的测算比较直观;易调动医疗服务供方的积极性,服务效率较高。缺点:难以约束医疗行为,易诱导医疗需求,导致重复检查、大处方,不利于控制医药费用;医疗机构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利于医疗机构加强成本管理。2.按人头付费概念:支付方根据某卫生机构的规模、技术、服务对象的特点等情况,按照事先确定的每服务对象(人头)的支付标准及所服务的人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口数,向该机构预先支付一笔费用,提供者则负责向目标人群提供支付方规定的卫生服务。优点:鼓励提供者主动降低服务成本,防止过度提供服务;按人头付费,在有效控制医疗机构的服务和费用情况下,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可以促使提供者注重预防保健,以避免日后提供更加昂贵的治疗性服务。缺点:为了节约费用而减少必要的服务或降低服务数量;接受相对健康的患者,拒绝重病患者;限制了患者对提供者的选择性,通常一个人一年只能选择一所服务提供机构。如果患者缺乏选择,则服务提供方缺乏竞争意识,医务人员没有提高服务水平的积极性,服务质量可能下降。3.按病种付费按病种收(付)费可以概括为:以某个疾病治疗方法的主操作和/或主诊断为基础,根据事先确定的临床治疗方法,将特定的诊疗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干,支付方据此支付,结余归医院,超支不补。优点: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及控制医疗费用成长缺点:服务提供不足、医疗质量下降;覆盖面窄,以外科为主;当价格标准不合适时,容易出现病人及成本转移4.总额预付总额预付是支付方与服务提供方协调确定某一阶段(一年或一季度)的预算总额,在支付费用时,不论供方实际发生的费用是多少,都以这个预算数作为支付的最高限度,对费用支付实行强制控制,同时,明确供方对保险范围内的所有患者必须提供规定标准的医疗服务。需要结合成本或其他支付方式作为测算基础:比如总额+线性预算;总额+按项目付费;总额+DRGs;总额+按人头付费优点:总额预付费用结算简便,促使医疗机构自觉参与成本控制,有利于医疗费用的宏观控制,降低管理成本。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