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007.10VIP免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007.10_第1页
1/5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007.10_第2页
2/5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007.10_第3页
3/5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教研室武淑环2007.9•流脑是化脑的一种,•有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致病菌从呼吸道入侵,自鼻咽部侵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在脑膜和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炎症。•病原菌也可以不侵犯到脑膜,仅仅表现败血症,也可以仅局限在鼻咽部,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或者表现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除此之外,其他器官组织也可以侵犯,如眼、中耳、关节、肺、胸膜、心包膜等,引起化脓性炎症。•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60~70%成为带菌者•7%的人终止在上呼吸道•25%成为出血点型•1~5%发展到败血症•1%发展到化脓性脑膜炎•解放前(19世纪初),流脑的病死率非常高,在70~90%,应用疫苗预防注射以后,下降到30%~40%,自从应用磺胺嘧啶做为治疗流脑首选药物,病死率下降到10%以下。•一.病原学•1、染色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2、形态呈肾形,两凹面相对,成双成对排列,或四个相连,可以从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病人的血液,皮肤的淤点和脑脊液中检出细菌,脑脊液中等细菌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内,仅有少数存在细胞外。•3、抵抗力:细菌很脆弱,对一般消毒剂都敏感,怕冷,怕热怕干燥,所以它只能存在于人体,离开人体很快就会死掉,它可以产生一种自溶酶,离开人体很快就会自身溶解。•4、培养:它要求培养基很严格。是严格需氧菌,CO2浓度要低(5~10%),温度37℃,PH7.4~7.6,接种在含有血,血浆,腹水或巧克力培养基中。5、毒素:致病性与细菌产生的内毒素有关。•根据血清凝集试验,脑膜炎双球菌在国际上分有A.B.C.D……9个菌群,国内有11个菌群,20多个血清型。•国内引起流行的主要是A群,带菌者主要是B群,国外流行主要是C群。从临床资料统计,A群对磺胺的耐药率占22.3%,C群的耐药率达96%,所以国外治疗流脑不用磺胺,用大剂量青霉素,2000万单位/日,国内首选仍然是磺胺。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1.传染源:各种类型的病人和所有带菌者。各种类型的病人:上呼吸道感染型,出血点型,败血症型,脑膜脑炎型所有带菌者:病后带菌,健康带菌,暂时带菌,慢性带菌。•传播途经: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这种机会很少,如母亲怀抱婴儿,喂奶,同睡,接吻,也可引起传播。•易感人群:新生儿少见,有来自母体的免疫,2~3个月后就有发病的,6个月~2岁发病率最高,以后又逐渐下降。病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很少见。但是,极个别病人也有2次,3次甚至4次患病,很少见。•流行特征:一般说来,流脑3~5年有一次小流行,8~10年有一次大流行,每次流行过后,人群的免疫水平普遍提高,从1966年流脑多价疫苗应用以后,打破了这种规律,1977年流脑的发病人数是1967年1/6。发病季节:冬春季节,多在每年元月~5月,一月抬头,二月升,三月四月是高峰,五月开始往下松,一年四季有散发病例。在室内活动机会多,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居住拥挤,人口流动,都有利于流脑的传播。•三.发病机理:病原菌首先侵入人体的鼻咽部,如果人体免疫力很强,可以迅速将病原菌消灭,如果免疫力比较弱,细菌就会在鼻咽部繁殖,大多数人成为带菌状态,少数人产生上呼吸道炎症。如果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或者细菌毒力比较强,细菌从鼻咽部进入血流,大多数人成为暂时菌血症,症状很轻,可以不治自愈,称为出血点型,这一型占25%左右,大约有1~5%的病人发展到败血症。病情继续发展,经过1~2天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在软脑膜,蛛网膜发生炎症改变。三、发病机理双球菌免疫力强细菌迅速被消灭鼻咽部健康带菌者(60%-70%)免疫力不强免疫力低下上呼吸道炎(7%)血流多数人症状轻微,成为暂时菌血症出血点型25%内毒素激活交感肾上腺系统产生生物活性因子败血症微循环障碍细菌在血管内繁殖血管壁受损凝血因子活化DIC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暴脑•暴发型流脑败血症是一种特殊的类型,病情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休克,全身皮肤广泛淤点、淤斑,而脑膜炎症状不明显。六十年代以前,称为“华—费氏综合征”是双侧肾上腺皮质出血、坏死,发生肾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007.10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