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要点4123既往病史除外其他因素检测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123诊断并无特异性标准,主要是排除其他原因的血小板减少诊断并无特异性标准,主要是排除其他原因的血小板减少检测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以血小板膜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用以鉴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妊娠并发症相关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与血液系统及其他有关的病症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多种病因的共有表现形式,但临床处理和干预措施并不相同,所以鉴别诊断尤为重要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多种病因的共有表现形式,但临床处理和干预措施并不相同,所以鉴别诊断尤为重要妊娠期特发血小板减少症70%妊娠期特发血小板减少症70%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妊娠并发症相关血小板减少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20%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20%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心磷脂综合征AP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心磷脂综合征APS与血液系统及其他有关的病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症导致血小板相对减少导致血小板相对减少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与感染、妊娠、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肿瘤和某些药物应用等有关与感染、妊娠、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肿瘤和某些药物应用等有关与HELLP相比较,TTS和HUS的肾功能损害表现更明显与HELLP相比较,TTS和HUS的肾功能损害表现更明显.对于PLT<20*109/L患者均应于剖宫产术前和(或)临产前输注2~3U血小板悬液糖皮质激素治疗是ITP的首选初次缓解率一般为50%~60%治疗有效率与剂量相关,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升高血小板效果可靠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一般可以维持血小板3~4d存在血源传播性疾病、过敏反应等副作用,且价格昂贵激素治疗激素治疗血小板血小板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促血小板促血小板生成药生成药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难治和复发的慢性ITP限定于对其他治疗无效和确需升高血小板计数的ITP患者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难治和复发的慢性ITP限定于对其他治疗无效和确需升高血小板计数的ITP患者甲强龙80mg/d静脉注射,加强冲击,共7~10d,然后给予每天1mg/kg的强的松片口服,至血小板升至>100*109/L后减量,维持每日最小剂量到足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400mg.kg/d,共5d,之后可给予强的松口服维持,1.ITP患者如果合并Hp阳性,在非妊娠期经除菌治疗后,50%以上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可上升。但妊娠期除菌治疗应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推荐级别2C)。2.除必要情况下,不建议妊娠期使用TPO受体激动剂(推荐级别1C)。3.妊娠期脾切除诱发流产的风险较高,不推荐进行(推荐级别1C)。其指征为糖皮质激素和丙球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仍<10×109/L、且存在出血倾向的难治性患者[2-4]。但目前临床上有必要在妊娠期进行脾切除的病例非常少,仅限于个案报道,尚缺乏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对照研究,其出血及流产的风险无法评估,故该诊疗共识并不推荐。4.ITP本身不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ITP并不增加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的风险(推荐级别2C)。对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ITP患者,如果存在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应考虑在妊娠期及产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血小板计数>50×109/L时抗凝治疗是安全的。当ITP患者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时,应警惕因血栓形成而导致的血小板进一步减少。其他相关治疗利弊五、孕期管理和产后出血防范无出血倾向的ITP患者,血小板计数>80×109/L可行椎管内麻醉。如果血小板计数为(50~80)×109/L,应评估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的利弊后决定麻醉方式(推荐级别2C)。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