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创建大平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情况汇报实行大防控创建大平安为土乡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互助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主题,“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围绕建设“平安土乡”,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平安土乡”。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夯实根基,增强平安建设的导向力㈠县乡党委、政府把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落实了保一方平安的责任。一是把综治工作作为政治责任,纳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逐级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使综治工作有班子、有位子、有人员。二是狠抓了责任制的落实。县上与各乡(镇)、各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各乡(镇)与村社、站(所),各系统与下属单位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责任书签订率达100%。严格了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三是认真贯彻平安建设会议精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建设“平安土乡”作为主要政治任务来抓,作为小康社会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两个率先”目标。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综治委各成员单位为成员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平安土乡”建设的实施意见》。四是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层层成立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制定完善了平安建设实施方案,细化第1页共8页工作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平安建设活动;还将平安建设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列为党政实事工程,进行层层落实。全县21个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担任综治委主任,全县294个村综治、防控体系建设、平安建设组织机构健全,而且工作都比较得力。县直各单位均成立了平安建设(防控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分工明确,任务具体,要求严格,纪律严明。现有人民法庭6个,公安派出所13个,司法所21个(中心法律服务所5个),护村(林、校、厂)队632个,人员3764名,治保调解组织486个,人员1458名,帮教小组36个,人员987名,群防群治机构健全。㈡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把抓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作为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重要环节,相继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利用“二月二”传统物资交流会、综治宣传月、六、六中国土族旅游节、12.4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版、设法律咨询点、设广播电视宣传点、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活动。二是在广播电视台开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土乡”》专题栏目,开展了以“平安土乡”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宣传面,做到了电视里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报道。三是通过各乡镇、各单位在主要路口、醒目位置制作永久性宣传牌,喷印悬挂永久性宣传标语,宣传栏,制作各项制度、组织机构喷绘展版,布置办公室进行平安创建工作的宣传。四是以农村党员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劳务输出培训、换届选举等为契机向广大群众开展宣传。总之,通过大力宣传,使我县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普遍增强了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㈢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2008)13号文件精神。综治经费按人头0.15元的标准计5.75万元列入了县财政预算,确保了全县综治工作有序开展;各乡镇按大乡3000元、小乡2000元的标准积极筹措了综治及平安建设经费,调剂给县综治办3名事业编制,县综治办现有工作人员4名,其中一名专职副主任,各乡镇也配备了专(兼)职综治专干。第2页共8页二、立足实现长治久安,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平安建设上来为平安建设提供动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综治工作摆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研究,摆到实现土乡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目标中谋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地政法综治会议精神,切实把综治工作的重点转到了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