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授课顺序:7学时:2日期:年月日班级:食品生物班课题第一篇中医学基础知识第四章气血津液学说(1)目的要求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精的代谢、精的功能、精的分类。2、掌握气的概念、生成、分类、功能和运动。重点难点重点:1、精的代谢和精的生理功能。2、气的生成、分类、功能和运动。难点:1、精的概念和精的生理功能。2、气的概念和气的生理功能。3、气化与气机,精和气的区别联系。教学过程1、回顾中医研究的人体对象,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和津液。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属于实体性的器官,而精、气、血和津液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生理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2、通过讲解中医怎样解释精,让同学们掌握精的代谢、功能和分类。3、讲解气的观念、生成、分类、功能和运动,同时区别精与气。讲新课(另附):教具挂图精、气的相关图片,PPT电教幻灯演示教学。课后分析中医药基础第一篇中医学基础知识第四章气血津液学说(1)第一节精一、精的基本概念和含义1.精的基本概念:精是由禀(bǐng)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2.精的多种含义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一切液态精华物质,包括脏腑之精、生殖之精、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3.精的具体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四类。二、精的代谢包括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泻。2人体之精以先天之精为本,得后天之精不断充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人体之精,分藏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精的生成精的贮藏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促充生养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成的水谷之精形式分藏于各脏腑——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化为生殖之精——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含义:即人体之精的利用转化、消耗和排泄。精的施泄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贮藏于肾胎儿期,部分分藏于其他脏腑藏于各个脏腑组织,化为脏腑之精剩余部分,藏于肾中,充养先天之精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三、人体之精的功能1.繁衍生命: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而成生殖之精,藏于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2.濡养机体:脏腑之精可滋养各脏腑及其所属的形体官窍,以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肾精(先天之精加后天之精)化髓以养骨充脑。3.化血: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的生成来源之一;精作为生命物质,可单独存在于脏腑组织中,也可不断融合于血液中。4.化气:精可以化生为气(先天之精化生元气,后天之精化生谷气),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综合而成一身之气。5.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积精才能全神,精亏则神疲,精亡则神散。四、精的分类1.按来源:⑴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生命产生的本原。⑵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运化而产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2.按分布部位:脏腑之精,指分藏于脏腑之中的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组成。3.按特殊功能:生殖之精,源于肾精由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资助下合化而成,起繁衍后代作用。3第二节气一、气的概念哲学概念: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医学概念:气,是细小难见,运动迅速,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物质之一。气在人体中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已聚而成形的,与其他物质一起构成人的形体;另一种是无形而弥漫全身的,如元气、谷气、营气、卫气和吸入的清气等。二、气的生成1.人体之气来源于三个方面⑴先天之气: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又称为元气、精气。⑵后天之气:包含水谷之精气和自然清气,二者又合称为宗气。①水谷之气:来源于后天饮食物,由水谷之精所化生,又称为谷气。②自然界清气:依靠肺的呼吸功能和肾的纳气功能吸入体内的清气。元气、谷气和清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谷气和清气结合为后天之气(宗气)。2.气与相关脏腑⑴肾为生气之根:肾藏精,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