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院晏培云医院晏培云定义定义•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病因病因•约有70%~80%由病素引起。细菌感染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诱因(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发病。•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容易罹患。病理病理鼻腔及咽粘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渗出。继发感染后,有中性粒细侵润,可出现脓性分泌物。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普通感冒•病毒性炎咽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喉-扁桃体炎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产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血。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痊愈。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格检查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咽结膜热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通过游泳传播。儿童多见。细菌性咽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虎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一、血象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质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二、病原学检查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剂检测法、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血常规血常规•血红蛋白(HGB)正常值为120-150g/L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为4×109/L-10×109/L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淋巴细胞(LYM%)正常时为0.2-0.4嗜酸细胞(MXD%)正常时为0-0.02血小板(PLT)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40-360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