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大肠与回肠末端解剖学解剖学大肠组成盲肠,结肠,直肠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长度:1.5米管径:5--8cm插镜有关的解剖学肠管伸展性移动度腹膜间位器官: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为固定性肠管。肠镜易通过。腹膜内位器官:横结肠,乙状结肠,有很大伸展度最长可达2米最短为70–90厘米。最难通过:乙降移行部,肝曲原因:由移动肠管向固定肠管进镜,可弯曲的镜身,当头端受阻时镜身弯曲使移动性肠管弯曲。由固定性肠管向移动性肠管进镜较容易。脾曲为明显锐角,进镜困难,乙状结肠弯曲。肝曲尤为困难:乙状肠及横结肠弯曲。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证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证适应证:1.便血和便潜血阳性者,2.慢性腹泻者,3.钡灌肠有病变者,4.低位肠梗阻及腹块,5.结肠息肉切除或需止血治疗者,6.结肠癌术后,息肉切除后需复查,7.肠道手术中需要内镜协助探查,8.大肠肿瘤普查。禁忌证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腹主动脉瘤、急性腹膜炎、肠穿孔,2.相对禁忌证:妊娠、腹腔内粘连、重症溃结、曾做盆腔、腹腔手术的。并发证并发证1.肠穿孔发生率为0.17~0.9%,原因:盲目滑行、原有肠道疾病,如溃结,注气过多,息肉摘除时,2.肠道出血(1)服抗凝药、有凝血功能障碍,(2)血管病变活检时,(3)息肉电切除时。3.肠系膜、浆膜撕裂(较罕见)肠袢增大时再用力进镜并过度充气时。4.感染抵抗力低下,活检或切除治疗时,可引起菌血症,5.心脏、脑血管意外,6.气体爆炸(非常罕见),多在治疗时。结肠镜检查法结肠镜检查法术前准备1.肠道准备成败关键:肠道的清洁程度清洁灌肠,不能清洁右半结肠饮食准备,如能服泻剂致泻,准备与否无显著差异。饮食准备:少渣,低脂饮食及糖水牛奶。导泻法:1.电解质液:属高渗性泻法常用配方:1000ml水加氯化钠6.14克,碳酸氢钠2.94克,氯化钾0.75克。术前2—3小时服,速度:4—5分钟,250ml。20---60分钟内饮完3000ml。排出清水为止。优点:方便,粘膜呈自然状态。缺点:饮水量大,患者不愿意接受。2.甘露醇检查前2小时服20%甘露醇250ml,再服糖水750----1000ml。效果:同电解质液,但饮水量少,但可产氢气,高频电凝时易引起爆炸。易产生泡沫。解决办法:用二氧化碳和NO2等惰性气体置换。3硫酸镁检查前2小时饮50%硫酸镁50–60ml30分钟内饮水1000---1500毫升术前用药1.解痉药目的:抑制肠蠕动,解除痉挛。药物:654-220mg,维k38–16mg,术前十分钟肌注。2.镇静,镇痛剂:安定5–10mg,杜冷丁50–100mg。3.麻醉剂:(1)全身麻醉剂:(2)肛管麻醉剂:1%的卡因棉球塞入肛管2–3分钟即可。大肠镜操作要点大肠镜操作要点操作特点1.将一个长的,可弯曲的,镜身前端可变换方向的镜子。2.插入一个长的,可弯曲的肠腔内。3.肠管有弹性,可以移动,移动方向无法预测。4.操作手法和具体过程及细节不可预测。操作要点操作要点1.镜身拉直——最佳之策镜身不成襻,调节角度钮,镜头前端作出迅速反应。(见图)2.暂时退镜——非常重要进镜有阻力或不通畅,可暂时退出名言:只有白痴才一往无前地进镜。3.镜身拉直时旋转镜身,可改变前进方向。特别适用于结肠转弯处。4.旋转镜身,同时,使镜身前端有一定角度,旋转镜身改变前进方向的前提是:上,下角度钮调至一定角度。5.上、下角度钮调至极限时,其他角度钮失去作用。6.角度钮调至极限时,内镜无法沿肠腔滑行。7.镜前端有阻力时,调节角度钮失去作用。8.旋转镜身可解襻亦可结襻。大肠镜操作手法大肠镜操作手法单人法左手——调节角度钮右手——持镜,插入,旋转或退镜。持镜——距肛门15–30厘米为宜。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持镜身。双人法左手——调节上下角度钮,吸引阀,给气/给水阀。右手——左右角度钮。助手——插入或退出镜身。大肠镜操作的具体要求大肠镜操作的具体要求握镜手法和手指分工左手手指分工食指——给水,给气及吸引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