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院颅脑外伤浅谈基层医院颅脑外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概述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随着建筑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这类患者有增多的趋势。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其中脑损伤后果严重,应特别警惕。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颅脑损伤的原因有由高处坠落、窗口坠落、楼梯滑跌、打架,或由于自行车、机动车辆的交通事故而受伤。发生颅脑损伤,都应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有伤口应予以清创缝合,预防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对无伤口的颅脑损伤应严密观察,注意休息,以免加重脑挫伤或脑震荡。如果头痛加重,出现呕吐、昏迷,应再找医生诊治。有的甚至在伤后2~3周以内,因颅内血肿增大,出现抽搐、昏迷、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讨论颅脑外伤在基层医院要提高生存率及抢救成功率,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期处理。要重视颅脑损伤所致的颅内血肿早期诊断。一般而言,受伤后昏迷,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对侧肢体出现偏瘫,定位诊断明确可行开颅探查。但这类病人多半术前已有脑疝形成,临床实践证明,颅内血肿待脑疝形成后手术已属晚期,疗效不佳。若在脑疝形成前对颅内血肿做出正确判断,及时手术治疗,将会明显降低死亡率。颅内血肿早期诊断的关键之一是能否鉴别颅内血肿与脑组织挫伤所致的脑水肿。因为两者引起的体征有时相同。颅内血肿在变化中有如下规律:在血肿形成和扩大过程中,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为突出,是早期诊断颅内血肿的首要依据。若清醒患者出现表情淡漠而后躁动,或者有原发性昏迷的患者在脱水处理后意识恢复或好转,很快又进入昏迷,或者意识清醒后出现剧烈头痛,以及颅骨X线示颅骨骨折,则应及时复查头颅CT以了解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及时手术术后将明显提高生存率及致残率。一、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中头皮下血肿较多,一般通过药物治疗不必特殊处理,经常可自愈。头皮裂伤出血甚多,应早期清创缝合。二、颅骨骨折1.头盖部的线样骨折无需处理。2.凹陷性颅骨骨折:较大的凹陷性骨折应早期整复。行去骨瓣减压或颅骨修补术。1.手术指征:①闭合性凹陷性骨折>1.0cm;②闭合性凹陷性骨折位于脑功能区、压迫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偏瘫、失语、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者;③开放性凹陷性骨折;④闭合性凹陷性颅骨骨折压迫静脉窦导致血液回流、出现颅高压病人;⑤凹陷性颅骨骨折位于静脉窦未影响血液回流、无颅高压病人不宜手术。继续返回继续返回继续2.手术方法:①无污染的骨折片取出塑形后原位固定;②严重污染骨折片应该取除,待二期修补;③合并颅内出血和脑挫裂伤按相应外科手术规范处置。3、颅骨修补术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手术,因颅骨病变行颅骨切除,或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修补。也是美容外科临床中应注意的一个重要课题。1.手术指征①颅骨缺损>2cm;②影响美容;③通常在伤后>3月进行颅骨修补术,对于较大颅骨缺损导致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人,临床病情允许条件下,可以适当提前;④由于儿童颅骨发育特点,颅骨修补手术原则>12岁。对于较大颅骨缺损、影响儿童正常生活和学习、头皮发育良好,可以不受年龄限制;⑤颅脑伤后发生颅内外感染的病人,颅骨修补术必须在感染治愈1年以上。2.手术方法①按照颅骨缺损大小和形态选择相应塑性良好的钛网或其他材料(修补材料:硅橡胶修补,自体颅骨修补,钛网修补。);②在颞肌筋膜下与硬脑膜外仔细分离,尽量不要分破硬脑膜,将修补材料固定在颅骨边缘;③亦可采用自体颅骨保存和修补术用自体颅骨行颅骨修补术在去骨瓣减压术时即将面积在约15~25cm大小的游离骨瓣埋在下腹部腹壁中,在3~6个月后将骨瓣取出,分离骨窗缘下硬脑膜,骨瓣边缘钻孔与骨窗相应钻孔部位用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