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有企业重大风险分析及防范化解对策供销社监事会工作调研报告根据上级社《关于开展2019年度监事会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社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着手对所有社有企业开展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社现有社有企业8个,其中:有限责任公司6个,股份有限责任公司1个,社有资产运营管理公司1个。企业设立三会一层个数5个,聘用职业正副经理人数19人。截止2020年底,社有企业资产总额0亿元,所有者权益0000万元,经营总额0亿元,实现利税000万元,所有企业目前运转基本正常,暂无僵尸企业。二、主要风险当前我社社有企业运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1.机构设置存在风险;2.决策管理存在风险;3.经营管理存在风险;4.资产管理存在风险;5.财务管理存在风险;6.人员老化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企业内部机制设置不全面,还存在着企业这一层级的内部监督盲区。据统计,在现有的8个社有企业中,尚有近38%的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三会一层”工作管理机制。由于企业内部监督机构及人员的缺失,给企业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各项工作决策,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等都带来极大的风险问题。(二)集体民主决策观念欠强,执行力较弱,同时项目求发展前景观念意识不强,项目实施跟踪管理缺位。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对一些投资项目预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认真科学地估算;二是没有对实施项目按技术要求进行科学的管护;三是没有对投资项目合作的方式、实施监管的办法、财务核算管理的具体措施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落实。按照现代企业“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无论是股份制企业或者是全资企业必须都得始终遵循这一议事规则,只有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调度等均应通过董、监事会决策机构或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讨论落实方能确保项目决策的精准、安全和有效,尚若绕过这一规则和程序,势必都极有可能造成投资上的风险。例如:为了完成全社当年上级下达的土地托管指标任务,一社有企业于与某合作社联营投资种植菌草造00万元的资金损失。分析该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1.没有经过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集体动议程序即实施,投资过于急躁;2.项目实施各环节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项目资金支出监管缺位;3.没有考虑自然灾害对实施该项目的影响因素(注:项目实施地处于常年受水灾影响区域);4.没有具体的产品回收保障(注:合作方仅出具一份产品加工设备投资承诺书,无产品订单合同及回收押金)。(三)自主商品经营业务量少,管理能力低。目前全系统8个社有企业中,具体开展商品经营服务企业仅有3家,占全部社有企业的38%,绝大多数社有企业主要依靠出租资产收入来维持现状,全系统绝大部份商品销售总额主要来源于供销社提供的各经营超市、服务网点平台。同时,在现有的商品经营管理中,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比较粗放,商(物)品监管不到位,没有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常规性商品盘点;盲目进行商(物)品采购,造成商(物)品严重积压。据调查统计,一企业长期没有对库存商品进行盘点和对账,同时也没有指定具体的实物保管负责人,以至出现商品账实不符现象;再者一企业没有充分考虑经营安全及市场供求因素,一次性采购易燃禁用商品包装箱近2万元长期占库而至今无法使用。一企业在生产加工条件尚未能许可的情况下即盲目于2019年采购山茶油(原毛油)价值近10万元用于产品精炼加工,但由于油茶加工场所周边受基建投资影响而至今没有办法进行产品加工,公司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原油处理,以至于产品长期库存至今并已开始出现变质现象。(四)资产档案管理不到位造成重要档案资料缺失,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全系统目前还有一部分社有资产长期被外单位或个人无偿占用至今而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收回,企业改制后社有剩余资产清理回收工作至今仍留有死角。如:原某某社共有7间约200㎡的临街旺铺门面长期被个人占用达15年之久,尚若再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限期清理收回,则将有可能造成社有资产的流失。(五)企业内控管理薄弱,制度执行力不强,存在着资金运行安全上的风险。一是个别社有企业对现金、银行账户管理不重视,没有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