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过对现行各规范中涉及居住建筑疏散楼梯间形式的归纳整理,使设计者能清晰地对居住建筑的安全出口进行正确地设计。并对归纳整理中发现各规范之间存在相互矛盾之处进行了必要的阐释,关键词:敞开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单元式、通廊式、塔式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筑行业是蒸蒸日上,大量的居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人的生命重于一切的理念下,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规范防止措施。然而,居住类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因而涉及到居住建筑安全疏散的规范目前就有五本之多,相互之间既有衔接又有补充。正因为涉及的规范太多,如果不认真系统地归纳整理,容易使设计人员造成概念的混淆,给设计工作带来偏差。本文就试图对涉及到的各类型居住建筑规范中对安全疏散,特别是疏散楼梯间形式的部分作一归纳比较。一、规范涉及居住建筑安全疏散的现行规范主要有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以下简称《住设规》)2、《住宅建筑规范》GB500368-2005(以下简称《住建规》)3、《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以下简称《宿舍规范》)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二、居住类型、层数与楼梯间形式、安全出口的关系不同层数不同类型的居住建筑由于本身的难易程度,对楼梯间形式及安全出口个数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此特作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居住建筑类型与楼梯间形式比较表单元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宿舍单元式宿舍备注1~6层1、敞开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500M2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1、敞开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1、敞开楼梯间2、当建筑层数超过21、敞开楼梯间(任一层面积小于500M2)《建规》5.3.11条《宿舍规范》4.5.时设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3、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时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不设封闭楼梯间)3、建筑层数为2层及以下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500M2时设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3、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此条与《宿舍规范》4.5.2条相矛盾3、耐火等级1、2级,层数3层及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M2,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可设一安全出口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2条7~9层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电梯一台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电梯一台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电梯一台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2、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电梯一台1、封闭楼梯间(当户门或通向疏散走道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此条与《宿舍规范》4.5.2条相矛盾2、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每层居室通向楼梯间的出入口处《建规》5.3.11条,《住建规》9.5.1.1条《宿舍规范》4.5.2条《住设规》4.1.6条有乙级防火门分隔时,该楼梯间可不通至屋顶)3、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4、普通电梯一台10~11层1、敞开楼梯间(楼梯间能采光通风,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2、单元间楼梯在屋顶联通,单元间设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窗槛墙高度大于1.2米,可设一个安全出口3、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1、封闭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0米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