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育儿:点击这里生产篇:顺还是剖?一转眼,到了39周,新生命似乎已经在远处开始呼唤,妈妈来了,每天好吃好喝供应我,一家人耐心等待宝宝出世。最后一次B超预约到了1月6号,预产期前两天,检查结果并不太妙,羊水少,羊水指数6.8,BPD为9.8,估重7斤。由于没有挂到当天的号,就先回家了。转眼到了预产期,一点动静没有,大家都开始嘀咕,怎么回事,好在家里不缺学医的,知道从理论上讲,比预产期提前或是推后14天都是正常,于是号召全家人耐心等待。但是等待中,这个羊水少实在令人担心,我们到处咨询认识的妇产科大夫,该怎么办?大家给出的答案一致:住院。住院?我又开始查资料,羊水少是不容易补起来的,住院之后对补充羊水没有太多的好办法,最多补补液体,而且考虑到羊水循环的问题,其实收效甚微.而住院带来的令我们不情愿的后果是,如果数天之内还不发动,医院会开始催产,如果羊水仍在减少,等待我的很有可能是剖腹产。不管是催产素,还是剖腹产,我俩都很难接受。新生命来到世界,是一个经过数百万年进化的生理过程,之所以如此艰难,自有它的道理,我不否认现代医学的进步挽救了许多母子,但是不幸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母亲完全可以按照自然规律完成生命中这一重大事件。而从医生的角度来讲,现代成熟的剖腹产技术比自然生产的风险小的多,也更加节省时间和人力。但是,产后回家恢复身体的是我自己,从这个角度讲,一定是顺产优于手术。于是,两人商定,在家耐心等待,直到宝宝自己发动。为了确保安全,每天用胎心仪自己检测两次,只要胎心正常,说明宝宝不会有大问题。如此这般过了一周,居然还没有动静,我有些沉不住气,换家医院做了个B超。检查结果,宝宝很争气,一切正常,于是又开始了我们的等待。这时候突然发现,随着时间临近,分泌物也多了起来,有时候非常多,毫无经验的我总怀疑是不是破水,这时,在实验室工作的优势就显出来了,嘱咐老公去实验室找人拿了两包PH试纸,羊水为碱性,一测便知。结果为酸性,显然只是些分泌物,并非破水。1婴儿汽车座椅更多育儿:点击这里等待中,家人也安慰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时辰,不要着急,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于是,两个淡定的人一直淡定了整整12天,直到19号凌晨见红。见红后,大家终于放下心来,关键时刻终于来了。而在耐心等待了一个白天,什么事儿也没有。半夜,我在睡梦中,糊里糊涂的被痛醒,这次可不同于怀孕后期的假宫缩了,假宫缩只是感觉肚皮一阵紧张,并不痛,原地不动几分钟后就会过去.而临产的宫缩只觉肚子一阵阵抽紧,痛彻全身,于是赶紧向老公汇报。这时已是20号凌晨一点,这个紧张的人立即拿来手表计时,居然已经是7~10分钟一次宫缩,已经比较有规律了。这时想起上学时妇科老师讲的真言“睡,忍痛、慢临盆”,于是我深呼吸,强忍疼痛,在疼痛间歇尽量睡觉,一直熬到天亮。家人都已经被惊动,好在妈妈们都是过来人,一边做了早餐,一边聊着自己当年的情形。当最后时刻真正到来时,心中还是十分恐惧的,我问妈妈,生孩子要疼多久,什么时候最疼?我在大家连哄带逼之下,强忍着疼痛,喝了几口粥,便出发去医院了。8:00,交班医生一检查,已经容指尖;9:30,分到我的主管大夫再次检查,宫口已开一指半。于是我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就被送进了产房。事后我回想,在中午前我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被推进产房后,助产大夫们看了我的档案,都很惊讶,纷纷采访:你是在我们医院建档的么?怎么敢这么久不来医院?不怕宝宝有问题么?我一一回答。在接下来的等待中,基本上三分钟一次宫缩,疼痛来了,就咬牙深呼吸,不疼时自己爬起来坐坐,喝水,上厕所。可惜呀,好景不长,直到中午时,宫口已经开到三指。这时看着医生们纷纷去吃午餐,我也耐心等待我的美味到来,怎知等来等去,都快一点半了,还没有踪影。于是我怒冲冲的给老公打电话:午餐呢?想饿死我么?电话那边传来可怜兮兮的声音:“大夫不是说你中午就生了么,还等你生完给你喝粥呢”。“快去!”等看到我的午餐,已经是下午两点了,这时候,纵是山珍海味也与我无缘了,我疼得到处打滚,感觉就像服了武侠小说中的“十香软筋散”“断肠散”、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