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环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王楚怀11�环枢关节紊乱概述环枢关节紊乱是指由于外伤、劳损、炎症、退行性变、先天发育畸形等因素造成环枢关节正常解剖改变,如关节松动与位移,并伴有相应症状者,也有人称之为环枢椎不稳1!、上颈椎不稳症2!、环枢关节错缝3!或环枢关节错位4!。环枢关节紊乱与环枢关节半脱位(包括单纯性、旋转性、双向性)、脱位没有明确的界限,其机制及临床症状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只是错位方式与程度不同,病情轻重不一。环枢关节紊乱错位程度一般较半脱位轻,但临床表现与错位程度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临床上经常可见轻微的错位引起明显的症状,纠正错位后症状即改善或消失。由于错位较轻微,达不到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放射学报告常以∀不明显#或∀姿势未摆好#等而否定其临床意义5!,一般的临床医生对该症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该症常被忽视或漏诊。2�X线诊断依据对该症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是重要依据,而其中X线检查既简单又最有价值,通常照正侧位及张口位片,必要时加照斜位片,过伸、过屈位片或左右旋转10∃~15∃体位片。过伸、过屈位片可更好地观察环齿前间隙,以判断是否合并前后脱位,左右旋转10∃~15∃体位片则有助于排除体位的影响6!。X线诊断标准仍未统一,文献报告各有论据。张佐伦等7!认为齿突与两侧块间隙差值>3mm时对诊断环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有价值,并指出8!齿突轴线偏离与齿突两侧间隙不等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环枢关节面发育畸形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而环枢关节面错动可作为诊断的主要指征。王泽忠9!认为环椎旋转性侧滑超过6mm(两侧总和)或环椎发生任何单纯性侧滑均应视为异常。周卫等10!测量发现绝大多数人的齿状突偏移在1mm之内,认为齿突与两侧块间隙差值>1mm时可作为诊断环枢关节错缝的重要参考,但应结合临床。赖在文11!测量发现绝大多数环枢关节损伤患者齿侧间隙差在3mm之内,认为诊断不必拘泥于X线的改变程度,并强调应重视C2棘突偏歪征的意义。总之,目前倾向于认为环枢关节面有任何错动或齿突与两侧块间隙不对称,排除体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又有明显临床症状时,即可作出诊断。临床表现方面,环枢关节紊乱主要表现为头晕或眩晕、头痛(偏头痛或枕部痛、麻)、颈痛、恶心、耳鸣、失眠、颈活动受限等。其中,头晕或眩晕最为常见,发生率可高达95%以上12!。3�眩晕与颈椎病眩晕(vertigo)是人体空间定向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illusionofmotion)。严格来讲,与头晕(dizzi�ness)不同。前者有周围景物旋转感(称真性眩晕),后者只感头昏眼花、或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失去平衡等异常感觉(称假性眩晕)。但由于两者在感觉性主诉时不易分开,且常两者并存或互相转化,故此放在一起讨论,并称眩晕。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并由此花费巨大财力13,14!。其病因复杂,涉及面广,Mangat(1981)统计报告有80多种疾病能引起明显的眩晕15!。临床治疗较棘手,多数患者深受其苦,影响生活和工作。眩晕的病因及机理十分复杂,目前的研究认为与下述几方面因素有关16~21!:前庭系统尤其迷路对缺血敏感,同时又易被多种因素影响致缺血;颈部(颈椎及软组织)受干扰失调导致颈部本体感觉传入紊乱;颈部交感神经受激惹引起紊乱。显然,上述因素与颈部疾患关系密切。早在几十年前,Ryan和Cope将颈部紊乱伴发眩晕或头晕称之为∀颈性眩晕#(cervicalverti�go)22!。虽然这个名词似乎仍欠明确,引起不少争议23!,但仍一直使用。颈椎病是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据统计,国内发病率约为3�8%~17�6%24,25!。因颈椎病而致眩晕者颇为常见,陆文玲研究发现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为50%为颈性眩晕26!。赖在文近年来诊治的数千例颈椎病患者中,有眩晕者占半数以上27!。国外学者Falkenau(1977)提出,在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中,50%以上与颈椎病有关28!。可见,临床资料也表明了眩晕与颈椎病关系密切。1�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康复科,广州市中山二路五十八号,510080收稿日期:1997�05�27190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年第12卷第4期对颈性眩晕的认识在机理方面稍逊于临床方面。对机理的认识多从临床研究及解剖学观察作出推断,实验研究尚欠充分。目前认为主要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及颈交感神经机能亢进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