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半截蜡烛》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内容,描述“绝妙的主意”;2.根据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矛盾冲突,把握小说情节,并运用“交替讲述”的方式讲述故事。3.体验紧张心理,关注人物命运,激活英雄情节。教学过程:一、描述词语1.听写词语师:现在老师要听写词语,谁愿意写在黑板上?生写:半截蜡烛、绝妙的主意、危机、厄运。师:谁能给“烛”组个词语,可以从课文中找一找。生:烛光烛台烛泪师:生活中的词语要像这样一类一类的积累。2.师:伯诺德夫人利用这半截蜡烛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谁能描述一下?(生交流)师:抓住文中的四个动词就能把这个绝妙的主意讲清楚。再来说说这个绝妙的主意。(生交流)师:为什么这样做就很“绝妙”?“妙”在哪里?生:改变了蜡烛的用途。师:能不能藏在一整个蜡烛里?生:不能,因为藏在半截蜡烛内不容易被发现。3、师:这个方法妙吗?我认为不妙,不妙会怎么样呢?生:绝妙中藏着危机和厄运师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课文中词语的内在关联。二、交替讲述师:这是一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小小说。那么这篇小说中都写了哪些人物呢?生: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两个中尉、一个少校。师:这个人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师:这3个人物我们可以说是正面人物。另三人是……?生:反面人物。师:作为奖励,你可以把3个正面人物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师:反面人物的作用是给正面人物制造麻烦的。而正面人物是给反面人物解决麻烦的。那么,反面人物给正面人物制造了什么麻烦?正面人物又是怎么解决麻烦的?边读边用合适的词语概括。生板书:点燃蜡烛再次点燃蜡烛夺回蜡烛拿出油灯吹灭蜡烛搬柴生火取走蜡烛上楼睡觉端走蜡烛师:小说中的人物是讲故事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会发生冲突,于是就会发生情节。师板书:冲突、情节。师:我们再来读读这些情节。(生根据板书读情节。)师:这篇小说一点都不乱,是怎么写的?怎么做到的?孩子们,你们看小说的描写先写反面人物再写正面人物,再写反面人物再写正面人物。这样一来一回的描写就叫做交替叙述。现在请同学们再交替讲述故事的情节。(生讲故事)师:课文中哪些词语能把情节与情节连接起来?(生交流)师:交替讲述才能把故事讲清楚,为什么小说中的反面人物要制造这么多麻烦呢?生:这样故事才好看。生:读起来很精彩。师:麻烦越多越能体现正面人物的聪明,麻烦越大越能体现正面人物的形象。这就是小小说的特点。一波三折,交替叙事。如果正面人物没有麻烦就真的麻烦了。三、关注命运师:读完这篇小说你有什么感觉?生:很惊险。生:很紧张。师:哪些地方让你紧张惊叫?让你有坐过山车的感觉?(学生交流)师:这种紧张的感觉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哪个词语一出现,就让你感觉紧张?(生交流)师:这是用心理描写制造紧张,还有用环境描写制造紧张。作为奖励,再找一处制造紧张的词语。师:这是怎么制造紧张的?生:用心理描写制造紧张。师:是啊,万一蜡烛熄灭……就会……就会……就会……,预示着后果越来越严重,制造了紧张的气氛。师:作为奖励,老师……你紧张吗?生:紧张。师:那么,老师是用什么制造的紧张?生:语音。师:请你从文中找出语言制造的紧张。师:紧张的制造方式有很多,有语言、心理,还有环境等等。这就是多重描写。紧张的制造能够突出人物的形象。而这篇小说中的麻烦是谁解决的?生:小儿子。师:这就是小说人物的次序,小说的结构。你们现在紧张吗?生:紧张……师:如果让你来写,你想怎么写紧张?神情、心理、环境、烛泪、时间、黑暗的气氛师:小说的命运是由性格、形象来创造自己的命运。这篇小说中的三个正面人物我们可以称他们为什么呢?生:英雄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