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稽查征费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争取地方支持,扶持产业发展*县总人口仅16万余人,经济总量偏小,公路规费征收总量也极其有限,如不注重对费源的培植,我县公路规费的征收无疑是无源之水。为拓展公路规费费源,我所不断拓宽工作思路,跳出稽征圈子抓稽征,变坐等征收为促引、培植费源,大力支持发展货运产业。一是发现亮点,积极谏言献策,将货运产业作为县域支柱产业来抓。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县成立的首家(昌荣)汽车运输公司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作深入的调查,认识到发展汽车货运业是财政增长、部门增效的好产业,特别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加上很多人对从事货运业积极性很高,且*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汽车货运产业有基础、有潜力,于是积极向县政府谏言,将货运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县政府及时采纳了此建议,并实行高位推动,使*汽车货运业由民间自发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二是把住关键,联合多方支持,促进货运产业发展。货运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涉运部门的鼎力相助,为了给货运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所积极主动地联合公安、金融、交通、地税、交警、保险等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大力扶持我县货运产业的做大做强。首先是形成定期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讨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制定部门扶持计划,共商发展大局。其次是联合向上争取有关扶持政策,成功地争取到*机动车检测站的建立,为*货运车辆解决了检测难的问题。同时兴建*货运信息网,缓解了“有车无货”的问题,提升了货运车辆的营运效率,降低了车辆的运输成本。再则是充分利用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协调解决各种纠纷。为企业和车主提供调处交通事故、税费交缴、运输纠纷、法律援助等特色服务,并联合打击偷漏税费、拖欠银行贷款等不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货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突出重点,服务经济建设,创造征收良好业绩。我所在扶持货运业发展的同时,还主动将稽征工作溶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取得县委、县政府对稽征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一方面我们利用公路规费征第1页共4页收的快速增长,争取到了市政府对我县公路规费超收分成的倾斜政策,为我县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地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车辆税收代征工作,将车辆税收代征工作与公路规费征收工作摆在同等位置来抓。2009年,全县车辆税收突破了千万元大关,仅在我所代征的就有600余万元,完成了县政府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为实现全县财政增长做出了贡献。我们的这些做法,得到了县里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对稽征工作的支持力度,将稽征工作纳入了县政府议事日程,为稽征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征收环境,强有力的促进了公路规费的征收,从2003年起,我所的征费额以每年50%以上幅度递增,实现了“人口小县,规费大县”的工作业绩。我所也连续两年被县里评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先进省、市属单位。二、加强沟通配合,严格内部管理为了促进我县货运产业的做大做强,我所积极发挥稽征的职能作用,内合外联,即对内强化管理,形成合力,对外沟通联合,加强协调。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所领导每人挂靠了一家企业进行帮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和经营状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针对我县货运企业生产组织形式较陈旧,货运市场较滞后,运输车品种单一等现象,我们积极建议企业走出去,向物流业、服务业、汽修业等多元化发展,重组货运集团,开辟快速运输、冷冻运输、集装箱运输等特色业务,打造货运“航母”。同时,我们还利用现有的公路规费包缴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与车主购买大吨位、高效能的大型货车,促进我县货运车辆品种向高档次、高规格发展,为创造*货运品牌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全县拥有各类大型货运拖车537辆,8325吨;组建了货运集团公司一家;企业在外创办多条运输专线,并和省内外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运输协议。为了加强和企业在工作上的配合,我们在建立深厚友谊的同时,还建立了工作联系机制,形成了伙伴关系,在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谋双赢。另一方面我们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创新管理手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