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论文卫生与保健论文:加强中小学卫生保健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摘要]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素质每况愈下,中央“七号”文件要求,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一支合格的学校卫生保健师资队伍作保障。而我省保健教师队伍的现状是保健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专业素质低且继续教育缺失,健康教育教师职称晋升没系列,校医的职称晋升和待遇没保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健康教育教研工作系统……这一现状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青少年健康素质的提高,加强我省保健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已迫在眉睫。本课题针对制约我省中小学保健教师队伍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我省保健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与对策,试探索出我省保健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正规化、有序化的发展之路,使保健教师的业务素质迅速得到提高,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关键词]保健教师;队伍建设;健康素质一、问题的提出2006年公布的我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学生身体素质除柔韧素质外均呈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而且我省学生的贫血检出率也有所回升。同时,中小学生中成人病越来越多,学校传染病流行报告每季都有,食物中毒屡见不鲜。我省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结核病爆发事件。可见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于2007年5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文件要求: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中小学要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设立卫生室,配备校医或专(兼)职保健教师;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并保证必要的健康教育时间;建立和完善学生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对城乡青少年及其家庭加强营养指导;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要彻底改变学生健康状况,就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好学校卫生工作和普及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有一支合格的学校卫生保健师资队伍做保障,切实加强保健教师的队伍建设。二、我省保健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一)保健教师数量缺乏,专业素质问题严重从卫生保健教师队伍人数上看,2009年我省有中小学(包括普通小学、中学、高中、职高、少数民族学校)专兼职保健教师共计8288人,占学校总数的72%,其中专职保健教师(校医系列和教师系列)2648人,占全省学校总数的23%,兼职保健教师5640人,占全省学校总数的49%。根本达不到《学校卫生条例》中“按学生数600:1的比例配备学校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的要求,校医专业出身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且大部分上岗前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对保健教师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基本理论知识与业务操作规程都不甚清楚。尤其是农村专职保健教师缺乏的现象尤为严重。保健教师数量的缺乏和专业素质问题严重制约着我省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一是使学校卫生工作失去“一线哨兵”,导致学校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苗头疫情;二是使学校难以正常开展健康教育教学,使学生健康素质下降;三是使学校内卫生管理难以及时获得技术指导,导致卫生措施不能有效实施,易造成传染病的扩散蔓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态的扩大,不利于有效预防与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继续教育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保健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