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管理论文劳动工资管理论文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劳动工资管理水准摘要: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而劳动工资管理工作又是整个管理工作之关键,本文对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劳动工资管理水平做了简要论述。关键词:先进信息技术劳动工资管理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而劳动工资管理工作又是整个管理工作之关键,有些企业过去的劳动工资管理工作比较粗放,特别是工资分配、出勤等方面很难衡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劳动工资管理(工资、考勤、人事处理、定岗定员、统计、劳动合同等)的业务应用,将有助于企业优化劳动工资管理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重复性工作强度,改善服务质量,并提供基于信息的决策支持,从而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其主要特征是:1提高了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信息技术在劳动工资管理中主要是作为工具来应用,它可以用来处理几乎所有定量的问题,例如人事信息管理、员工考勤、定岗定员、薪资计算等等,较之手工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例行性工作占用管理人员时间的比例,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劳动人事部(HR部门)的工作效率,从而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战略层次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是企业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的首要目的。1.1工资管理及考勤处理。传统的工资由人工计算,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存在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每月在工资发放前,需要有专人用几天的时间对公司员工的迟到、早退、加班及各种假期的数据进行统计,工作量大,效率低。使用软件后人事信息、考核的结果、考勤的记录等资料都自动与薪资系统相连,充分体现了工资分配的真实性,不论是主件工资,还是计时工资,一律通过微机,软件程序计算,月末经督管人员的指令,任何人无法调整分配内容,增加了工资分配的透明度。此外,微机软件与考勤机联网,直接进行工资计算程序,井上作为出勤记录,井下作为井下工作时间记录,这样即杜绝了人情工,又保证了出勤率。系统高度集成的后台处理,使以前近一个月的工作在数天内就可完成。如使用系统软件前,一个5000人编制的煤矿,往往安排10-20个人进行薪资、考勤计算与处理,应用系统后,人员编制可降至2-5人。1.2统计工作。传统的劳资统计,往往是使用固定的格式,无法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产生所需的统计资料,同时报表内容录入时工作量大,速度慢、效率低。而使用系统后强大的一维、二维统计功能,能及时精确得到企业人力资源的方方面面统计数据,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内部及政府上级部门对企业的统计要求。1.3人事档案及调配工作。传统的手工档案处理,往往工作量大、错误率高、同时人事档案的查询、统计分析工作量巨大、难度高,而用软件处理,软件提供强大的查询、分析及处理功能,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用计算机进行矿业集团公司系统内部非常频繁的人事调配,将极其方便快捷。2减少了劳动工资管理中的漏洞传统的手工处理的考勤、薪资、统计等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漏洞,如考勤数据存在统计人员主观及客观上的差异而无法真实反映考勤信息;工资人工计算,往往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大,同时由于无法实现工资、考勤、奖罚、考核等联动计算,时间长、效率低、错误出现率高,而使用软件后由考勤设备上获取员工刷卡记录,可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的设定,从而自动得出准确的考勤信息,为工资计算提供可靠数据;工资根据系统中各种数据来源(包含考勤信息与保险缴费等)准确计算出员工本月应发工资。同样统计报表工作由于数据的共享、联动,统计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大大提高。3集中、整合了劳动工资方面的信息资源目前,企业现有劳动人事方面的信息处理主要用自编程序、Fox-Base或Excel来计算员工的薪资,而员工的工资信息、合同信息、个人信息等被存放于多个Word或Excel文件中或打印出来放在文件柜里。这种分散的信息源在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更新时会产生许多重复的工作,造成人工浪费,其保存和查找也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由于这些信息都是分散保留的,因此当上级需要一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