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一、糖尿病鉴别诊断:(1型、2型、特殊类型)1.1型糖尿病:青少年起病,有自发酮症倾向,患者胰岛功能低下,胰岛素绝对缺乏,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无效,需要胰岛素控制血糖,部分患者糖尿病相关抗体阳性。2.2型糖尿病:多于中老年起病,起病隐匿,有家族遗传倾向,部分患者有三多一少症状,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素相对缺乏,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3.特殊类型糖尿病:是由胰岛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线粒体基因突变、胰腺外分泌疾病等所致糖尿病,此类糖尿病多有遗传倾向,伴基因功能缺陷,并多有特殊面容、体态及其它伴发疾病。二、继发性高血压1.肾性高血压:是由肾实质性或肾血管性病变导致的血压升高,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动脉狭窄是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多见于30岁前或50岁后,病程多进展迅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差,行肾血管超声或造影可明确诊断。2.内分泌性高血压:内分泌疾患中多种疾病,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均可引起血压升高,临床可见体貌特征改变、电解质紊乱、激素水平异常,甚至有糖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等继发性改变。3.原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后天致病性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血压异常,多见于中老年,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多数因体检或偶然发现,血压进行性升高,严重者可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口服降压药物有效。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亚急性甲状腺炎:多有发热、咽痛等前驱症状,患者有颈前区疼痛,查体甲状腺质地较硬,触痛,部分患者FT3、FT4升高,TSH降低,伴血沉增快,甲状腺摄碘率降低,激素、解热镇痛药治疗有效。2.单纯性甲状腺肿:除甲状腺肿外,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气管、食管受压、喉返神经受压、血管受压等表情况,引起呼吸、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临床表现。患者FT3、FT4、TSH多正常。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又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因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尤其是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胸闷、憋气、心慌、失眠等症状,常伴有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多正常。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甲状腺本身病变导致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常见于自身免疫性因素、甲状腺手术、以及甲亢碘131治疗后。可有怕冷、反应迟钝、眉毛脱落等临床表现。甲状腺激素替代或补充治疗有效。2.中枢性甲减:是由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导致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者促甲状腺激素产生或者分泌减少引起的甲减,常见于垂体外照射,颅咽管瘤切除术后、产后大出血等病因。患者除有怕冷、乏力、反应迟钝等甲减的临床表现外,还可有肾上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低下等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甲功示FT3、FT4及TSH均降低,TPOAb、TGAb阴性。五、骨质疏松1.原发性骨质疏松: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或老年患者,主要为骨量随雌激素撤退或年龄增长逐渐流失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多有四肢或全身酸痛、多汗、乏力、身高变矮,跌倒或搬重物时易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等为代表的病理性骨折。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检查可明确诊断,抗骨质疏松治疗有效。2.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多种疾病或者药物等原因导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临床上以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和药物所致者多见。与年龄相关性不大,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六:低钠血症1.SIADH: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由于下丘脑-垂体系统受损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尿钠排出增多,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加而引起血钠下降、低血渗透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受损的临床症状。尤其以低钠钠为主要临床表现。2.CSWS:脑耗盐综合征,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以低钠血症和脱水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多由神经系统损伤或下丘脑内分泌功能紊所致的肾脏排钠过多,可表现为多尿、口渴、烦躁等临床表现。七:痛风性关节炎1.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病变为主的系统性疾病,青中年女性多见,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