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工作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取得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做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提高本科毕业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我院各届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认真贯彻执行好《河北北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条例(修订稿)》,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此项工作的管理,方便操作,提高效率,结合我院管理与实际情况,特制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修订稿)》。一、组织领导成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各系主任担任,成员由各教研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组成,负责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详细的毕业论文工作计划,落实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具体工作,进行毕业论文进度及完成工作的检查和总结。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几点:1、按照《河北北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条例(修订稿)》规定的程序和步骤,组织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2、负责确定论文答辩、论文成绩评定以及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的配备等各个环节的安排和协调。3、组织教师、学生解读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条例和写作规范,落实条例和撰写规范中的各项规定。4、遴选并安排指导教师与评阅人。5、认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核和落实。引导指导教师和学生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结合不同专业的科研任务、生产实际和实验室建设开展论文的选题。6、组织论证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7、加强指导工作,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杜绝抄袭剽窃行为。8、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9、负责评审本院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10、负责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二、选题1、由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小组的副组长牵头,按照《河北北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条例(修订稿)》中的选题原则,负责制订本系(或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计划和要求,确定指导教师。在第七学期第5周,布置本系的选题任务。2、在第七学期第7周,指导教师向本系提交毕业论文(设计)题目。3、系对所有的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难度、工作量情况进行筛选审定后,在第七学期第9周向学生公布,并负责向学生介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主要内容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组织学生选题。4、学生在选题计划之外自选课题,须经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1论文(设计)工作小组副组长的系主任批准。5、学生选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后,系填写《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于第12周将电子及纸质材料,报送教学科研科。三、开题报告1、在第七学期第10周学生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后,于第11周至第15周内,学生进行填写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前的调研、查阅资料等准备工作。2、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的要点如下:(1)立题依据:学生根据所搜集、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阐明所选论文题目在其所属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研究内容:简要阐明所研究的内容、结构框架或研究提纲,并说明本题目的特色以及要突破的重点、难点。(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说明对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所采取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4)研究进度安排: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量进行科学的分解,将分阶段完成的任务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以便于指导教师的指导与检查。(5)预期研究结果:根据研究进度安排和完成课题的现有条件,定出分阶段的研究成果。(6)参考文献:若涉及外国文献须提供外文原文及其译文。3、在第七学期第16周,将填写好的《河北北方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报所在系。4、在第七学期第17周,由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小组副组长的系主任,组织3~5名本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