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医1994年第12期(总第421期)50%)增加,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酞胺转氨酶)活性升高。相反,血浆中钠、镁、氯等元素含量则下降。15%的军人查出房室传导阻滞一类的心电图变化,不少人体重减轻。值得注意的是,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伤病员的感觉(视、听)、运动(瘫痪、麻痹)和精神(记忆、语言)功能障碍将直接影响到他们退役后的工作和生活,这既是军事医学问题,也是全民医疗保健的一个问题。前苏军曾在阿富汗战时服役的人员约有100万人,其中90%的人年龄在30多岁,不少人曾发生过战斗精神创伤,对这些已退役的人员医疗康复更是迫切问题。确定医疗康复人员再次服役的合格标准非常重要。因战时兵员补充困难,对待这一问题需有科学观点,须要军事医学和劳动鉴定机构制订新的评残条例。以往俄军军医鉴定,将缺眼少腿,肢体瘫痪伤员都定为“严重缺陷”,因伤病导致“严重缺陷”的军人列入残废组,这些人都要从部队复员转业。然而当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军人的劳动负荷与过去战争相比无论在劳动性质、抑或体力紧张程度都有很大差别,现代军事活动主要用智力,而不是增加体力强度。因此,许多有身体缺陷的伤员愈后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前苏联卫国战争的经验也肯定了这一论点。例如有很多伤员被认为因伤不适服役的人,战后几十年中他们积极为国家复兴效力,直至退休拿养老金过活,未给社会造成更大的负担。对现役军人及战争参加者不同阶梯医疗康复问题统一认识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这样便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业务和它所处的位置适时向伤病员提供必要的康复措施,保证在各医疗阶梯康复措施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利用科学的康复综合措施,对处在伤病过程各个阶段伤病员医疗康复的效果进行控制和评价。为此俄军卫勤专家建议,在军内组建包括各类专科医疗机构和战争参加者康复研究所在内的康复系统。有些医院、疗养院最好建成战争参加者康复医院,而康复研究所则发挥方法学指导中心的功能。将战争和局部武装冲突参加者的健康状况存入数据库,利用电子计算机查明具体伤病造成远期后果的规律性,以便确定对战争参加人员健康状况预测和诊治的综合任务。·眼外伤专题笔谈·角膜外伤的特点与处理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于纯智角膜受外伤机会频多,受伤后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有其特殊处,这是由于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方,直接与外界接触,本身透明无血管,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眼支)丰富的原故。l临床特点一、致伤种类由于角膜的解剖位置和组织生理特点,不论在平时、战时均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致伤种类包括:(I)机械性角膜外伤;(2)角膜热烧伤;(3)角膜化学伤;(4)角膜辐射性损伤;(5)毫米波对角膜的损伤。二、症状特点角膜三叉神经感觉纤维丰富,一旦受外伤,则有畏光、流泪、疼痛,重者可有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_上述症状因角膜外伤的轻重不同,自觉症状亦有差别。如三叉神经感觉支受损伤,即便外伤很重,由于感觉神经麻痹,伤员可无刺激症人民军医1994年第12期e凉第滩21期)状。根据角膜受伤为位置、范围和程度,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三、体征特点1.球结膜水肿:较重的外伤,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球结膜水肿,除非感染化脓,一般角膜外伤无分泌物或分泌物不多。2.角膜混浊:单纯上皮点状剥脱或擦伤,角膜可不出现混浊,但有刺激症状,故用l%荧光素钠液染色即可确诊,外伤波及前弹力膜、角膜基质层,则出现角膜混浊,但需和角膜镶痕性混浊进行鉴别(附表)。附表角膜外伤与角膜瘫痕的比较临床表现角膜外伤角膜疲痕刺激症状表面光泽混浊边界荧光素钠染色无光泽或灰日吝粗糙不清楚有上皮缺提者若色无上皮缺损者不若色损伤较币者(+)光滑洁楚不着色睫状充血(一)3.新生血管:在创伤修复和愈合过程中,一种为角膜基质浅层损伤愈合时,没有血管浸入,但限于创伤无感染等合并症者,属无血管性愈合。另一种为血管性愈合,发生于重症角膜创伤或伴有感染的角膜创伤,则有新生血管浸入角膜浅层新生血管粗而弯曲,深层细而直。最后由于角膜形成瘫痕,新生血管可自动闭塞。4.角膜疲痕:角膜前弹力膜及基质损伤愈合后,在角膜上形成不透明的疲痕。根据角膜瘫痕的深度(混浊程度),分为:(!)角膜云翁(角膜薄翁):为瘫痕中最薄者,呈薄云雾状,用裂隙灯或聚光灯斜照法始可看见;(2)角膜斑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