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mer®NexGen®LPS-高屈曲度固定平台膝关节手术技术为了安全的高屈曲度日常活动Zimmer®NexGen®LPS-高屈曲型固定平台膝关节手术技术1Zimmer®NexGen®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手术技术目录简介2患者选择3术前适应3术前规划3手术技术4切开与暴露术区4PCL切除4软组织松解4内翻松解4外翻松解5胫骨准备6股骨准备6屈伸间隙7髌骨准备8完成胫骨8试复位8植入8术区闭合11康复方案11简介NexGen®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是一种后方稳定型假体,是为了使相应患者的活动范围更大,比如身体允许的患者或因文化习俗或休闲活动/工作活动而需要高屈曲度的患者。通过对屈曲度超过120˚的膝关节假体进行分析后开发出了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例如,已经对股骨后髁与关节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因此,我们优化了股骨后髁后滚至屈曲角度高达155˚时的接触面积(图1)。通图1.过增厚股骨后髁即可以解决此问题,从而使半径延长。在设计过程中还考虑了胫骨关节面。处于高屈曲位时,当软组织伸展并对着胫骨前面和股骨远端紧紧牵拉时,伸肌结构会出现高度应力。通过在关节面上做更大、更深的前方切口,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有助于缓解这些应力(图2)。此切口可以调节高屈曲度时的伸肌结构。图2.此外,还对凸轮/棘突机制进行了改进,从而使膝关节假体介于120˚至155˚之间的高屈曲度时的跳跃高度更高。凸轮/棘突机制在抑制胫骨后方半脱位的同时可以引起机械性后滚。这些设计特征可以适应高屈曲度运动,并且结合适当的患者选择、手术技术和康复还可使活动范围有更大幅度的提高。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组件可以采用任一NexGen膝关节内固定系统进行植入。这些系统包括:Multi-Reference®4合1股骨内固定系统MICRO-MILL®内固定系统-锉磨或5合1锯条选购件髓内内固定系统上髁内固定系统如果使用的是Multi-Reference4合1股骨内固定系统,后方固位技术有助于使屈曲间隙保持一致。不考虑所使用的内固定系统,一定要使用间隔垫块在初次切割股骨和胫骨之后检查屈伸间隙。另外,除了髓内内固定系统以外,V-STAT®可变软组织校准张肌装置可以与任何一种内固定系统一同用于辅助屈曲/伸展间隙保持适当的平衡。当屈曲间隙等于伸展间隙时,用后方再切导向器为LPS-屈曲型股骨组件准备股骨后髁。患者选择应当把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用于屈曲度较高的患者,从而使其获得最大潜在益处。骨科医生的普遍观点认为术前活动范围是术后活动范围的一个良好指标。在确定植入物对患者是否适当时,选择患者时应当认真考虑以下标准。1.患者术前应该能够达到120˚的屈曲度,并且经外科医生判断术后应能够合理的达到130˚的屈曲度。2.患者应当需要并且期望进行高屈曲活动。这一需求常常是通过文化背景体现出来的,比如,祈祷者经常下跪、盘腿坐着以及蹲着。另外,某些习惯和娱乐活动,比如,园艺活动、打保龄球或打高尔夫球都需要高屈曲度。3.患者的大腿-小腿成角度数应当小于90˚(图3)。4.患者的副韧带应当稳定并且具有功能。5.如果患者存在成角畸形,该成角畸形应当小于20˚。要记住,在这些患者中要想实现韧带平衡难度更大。而且,在畸形更严重的患者中,还要考虑患者对高屈曲度的期望值。6.不能是肥胖患者。还要考虑患者没有进行高屈曲度运动的时间长短,这一点很重要。术前适应为了使患者做好手术准备,让患者做一些运动来锻炼韧带和肌肉会有帮助,从而为术后康复方案做好准备。图3.大腿-小腿成角度数符合入选标准<90°>90°不符合入选标准术前规划用模板叠加(通过你方Zimmer代理商进行索取)来帮助确定解剖轴与机械轴之间的夹角。此角度在术中应当可以重现。用各种模板来估算适当的组件尺寸。在术中必须确定最终尺寸;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较大尺寸和较小尺寸都要有。选择植入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组件将要使用的内固定系统和技术。可以使用4种内固定系统和技术中的任何一种:Multi-Reference4合1股骨内固定系统、带锉磨或5合1锯条选购件的MICRO-MILL内固定系统、髓内内固定系统或上髁内固定系统。一定要用现有的间隔垫块及这些内固定系统来核准屈伸间隙。再者,除了髓内内固定系统以外,V-STAT可变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