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践与思考关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可喜的成绩。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5.83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6207元,人均增收595元,同比增长12%。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44亿元,同比增长6.1%;农业增加值4.58亿元,同比增长5.0%。一、发展现状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近年来,共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1000万元,修建硬底化灌渠、机耕路、涵闸、陂头、便桥等。如2008年完成省人大议案五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投资总额248万元,整治农田面积3600亩,受益农田面积5000亩。据统计项目区新增产值195万元,平均每亩增加产值390元。二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以柑桔、水产、畜牧业为主,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产业格局。围绕特色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培育和发展壮大了一批以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的规模化、集约化企业,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目前,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全市已建成水产品冷藏企业1家,水产品加工(罐头和切片)企业3家;年繁育优质瘦肉型猪1万头的母猪繁育基地和出栏优质瘦肉型猪1万头的饲养场各5个,受省农业厅授牌的重点生猪生产基地2家(XX实业有限公司和XX畜牧联办场),生猪屠宰场2家。三是科技种养水平不断增强。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开展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如积极推广沙糖桔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以螨治螨"的柑桔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柑桔单产提高10%。2009年早造引进推广天优368、天优2168、五丰优128、合丰占等8个新良种。目前,全市种养业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全市已有一家企业(场)的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两家企业的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的认证。四是区域特色农业格局不断明显。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从各地资源出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重点引导发展优质柑桔、瘦肉型猪、优质第1页共4页水产、肉鸭、蔬菜、花卉、南药等,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向区域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一镇一品"的区域特色化农业产业格局。如XX等山区以发展优质柑桔为主,XX等平原地区和丘陵区以发展优质水产养殖为主,XX等城镇XX县区以发展无公害蔬菜为主。我市成为"鹰金钱"和"粤花"鲮鱼罐头的原材料及半成品主要供应地;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2008年**沙糖桔荣获全省名优水果评比金质奖。五是农机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落实农业机械补贴政策,鼓励农民选购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构。2008年我市共有1000多台拖拉机、30多台联合收割机参加农机化作业,完成作业量50多万亩,完成机械化收割面积5万多亩,全市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1.2%。2009年第一季度,共购买各类农业机构328台(套),共申请上级补贴资金36.5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28万元,省财政补贴资金8.5万元,有效地提高了我市机械化耕作水平。二、存在问题2009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战略部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一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冲击,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加深。**作为经济次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相对比重高,面临的困难会更大、挑战会更多、压力会更重。一是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尽管200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但绝对额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部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可能反复出现,保持农业既增产又增收任务艰巨。同时农民转移就业形势严峻,制约着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二是城乡协调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放缓,扩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入必然受到限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三是农村和谐稳定面临新压力。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土地征用拆迁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时有发生,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同时,随着金融危机影响扩散深化,社会就业岗位缩减,返乡农民工增加,容易引发农村承包土地、山林利益等纠纷,保持农村和谐稳定任务更加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