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文明修身文明修身,什么是文明修身呢?文明修身有何意义呢?文明修身是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开展的系列活动。它具有较为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看,文明修身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了我国儒家传统的修身思想。从实践意义看,文明修身活动抓住了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具有针对性;传承了为人师表的师范精神,具有教育性;创新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具有实效性。这是当前社会对于文明修身的定义和评价,从这寥寥几句就可以看出现在社会对于文明修身的重视以及它本身的重要性。但其实文明修身这个词并非只有现代才有的,最早提及修身二字的非礼记莫属,夫子曾言: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其原句本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虽然简单但这些简单的语句却把修身的高度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对其意义分外清明。同样这也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那有如何文明修身呢?首先文明修身不是一天两天,我们需要的是坚持。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其实,文明的修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不是没有,关键看自己有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其实很多同学都能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都能去做,但是长期身体力行起来就困难了。文明修身不能浅尝辄止,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严格要求自己,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修养。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陋习才会慢慢改掉;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得以形成。其次,说到底我们还是个学生,所以我们主要得从三方面文明修身。其一,学习文明。似乎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老师好”、“老师再见”等一些礼仪性的问候了,虽然可能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但我们似乎也忽略了这种形式能够带给我们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大学课堂,一堂课少说七八十人,多的可达一百多人,有时候我们缺乏这种必要的礼仪,上课铃响了好几分钟了好多人还在站着,老师在前面维持秩序后面的好多同学都听不到,我们且不论这是一种尊敬长辈的起码要求,试想这样下来一是浪费了上课时间,二是使得老师带着情绪上课,一些本该教给我们的都被气没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把握这种礼仪,也就是站起来说句话完全可以当作舒展筋骨,这可能带给我们的会是另一种效果。不知道是大学的课太枯燥,还是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几乎每一堂课上都有睡觉或者看小说、玩手机,而且有的问题譬如吃零食、聊天也会影响到别的同学正常上课,可谓是害己也害人。我们既然走进了大学,况且还交了一定的学费,就不要让自己的生命消逝在碌碌无为之中,少逃一节课,少睡一回觉,让手机也能够休息一会,我们也许以后会少一些后悔,多一份成就的。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课桌文化愈演愈烈,我们爱惜公物的文明行为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呢?综合一下课桌文化不外乎三种:一是考试作弊之用,二是成为广告消息传播的载体,还有一个就是痴男怨女想留下点印记让别人认识他,这个应该是最让人鄙视的一种行为,纯属幻想型人才。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