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高血压新药选择性AT_1亚型血管紧张素_受体拮抗剂_阿齐沙坦酯VIP免费

抗高血压新药选择性AT_1亚型血管紧张素_受体拮抗剂_阿齐沙坦酯_第1页
1/3
抗高血压新药选择性AT_1亚型血管紧张素_受体拮抗剂_阿齐沙坦酯_第2页
2/3
抗高血压新药选择性AT_1亚型血管紧张素_受体拮抗剂_阿齐沙坦酯_第3页
3/3
阿齐沙坦酯(azilsartanmedoxomil,TAK-491),化学名为5-甲基-2-氧代-1,3-二氧杂环戊烯-4-基)甲基二乙氧基-1-{[2'-(5-氧代-4,5二氢-1,2,4-二唑-3基)联苯-4-基]甲基}-1H-苯并咪唑-7-羧酸盐磷酸单钾盐(结构见图1),是由日本武田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选择性AT1亚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为阿齐沙坦(azilsartan)的前药,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证实其有平稳持久的抗高血压作用。2011年2月25日,美国FDA批准阿齐沙坦酯(商品名为Edarbi)用于治疗成人高血压[1]。新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拮抗剂(ARBs)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物相比,具有平稳降压、不会引起干咳的优点[2]。尽管已上市多个ARBs,但对于许多患者,仅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RAS)活性并不足以控制血压和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风险[3]。临床前研究显示,阿齐沙坦酯作为新一代双重功能ARBs不仅拮抗血管紧张素II的1型受体(AT1受体),还可能通过多种机制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风险[4]。图1阿齐沙坦酯结构式1药物作用机制血管紧张素II是RAS系统(见图2)中重要的效应肽,以广泛途径发挥关键的升血压作用,包括:①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引起水钠潴留;②收缩肾脏及全身小动脉血管;③激活交感神经系统;④细胞增生等。阿齐沙坦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AT1受体结合(阿齐沙坦对AT1受体的亲和力高出AT2受体的10000倍以上),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II引起的血管收缩、醛固酮分泌等升血压效应。其作用不依赖于血管紧张素II合成途径,故避免了ACEI对缓激肽水平的影响,几乎没有干咳等副作用。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可抑制血管紧张素II对肾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但所引起的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的增高,并不足以抵消阿齐沙坦的降压作用[5]。图2RAS系统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Iwai等人研究发现[4],在II型糖尿病KK-Ay小鼠模型中,口服较低剂量(饲料中含量为0.001%)的阿齐沙坦即可显著提高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改善糖耐量和组织葡萄糖代谢,作用明显强于坎地沙坦,结果提示阿齐沙坦抗糖尿病效果可能优于坎地沙坦或其他ARBs。阿齐沙坦还可增加脂肪组织中脂联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脂肪细胞蛋白2(aP2)的表达,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降低TNF-α可能会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脂联素表达已被证实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3]。2药物代谢动力学[1,6]阿齐沙坦对血管紧张素II升压效应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作者简介张亚安,女,硕士,从事药物化学及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Tel:13913024221E-mail:yaanamm@126.com收稿日期2011-03-11修回日期2011-03-30抗高血压新药选择性AT1亚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阿齐沙坦酯张亚安1*,傅志贤1,张征林2东南大学1成贤学院化工与制药工程系;2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88摘要阿齐沙坦酯为新一代选择性AT1血管紧张素II亚型1受体拮抗剂,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平稳持久的抗高血压作用。2011年2月25日,FDA批准阿齐沙坦酯(商品名为Edarbi)用于治疗成人高血压。本综述主要介绍其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疗效、安全性及临床研究进展。关键词阿齐沙坦酯;AT1亚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97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806(2011)03-262-032011Jun;19(3)262依赖性。阿齐沙坦单次剂量(相当于阿齐沙坦酯32mg)对最大升压效应的最高抑制作用接近90%,对最大升压效应约60%的抑制作用可持续24h。对健康受试者单次及多次反复给予阿齐沙坦酯(Edarbi),发现血浆血管紧张素I及血管紧张素II浓度与血浆肾素活性增加,而醛固酮浓度下降,临床上未观察到[1]对血清钾盐及钠盐的显著影响。阿齐沙坦酯在胃肠道吸收过程中,水解为活性产物———阿齐沙坦。口服给药后未在血浆中检测出阿齐沙坦酯。以阿齐沙坦酯给药后,测得阿齐沙坦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60%。口服阿齐沙坦酯后,1.5~3h内阿齐沙坦达到血药高峰浓度。食物不影响阿齐沙坦酯的生物利用度。阿齐沙坦的表观分布容积(Vd)约为16L。阿齐沙坦具有高血浆蛋白结合率(PB>99%),主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在大鼠体内,极少量放射性同位素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抗高血压新药选择性AT_1亚型血管紧张素_受体拮抗剂_阿齐沙坦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