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7道试题,共34分。)1.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B)。A.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B.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C.近景的动机与远景的动机D.直接性动机与间接性动机满分:2分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S—B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满分:2分3.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满分:2分4.“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B)的作用。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动机D.道德意志满分:2分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C)。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满分:2分6.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C)。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的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满分:2分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斯金纳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满分:2分8.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D)。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满分:2分9.加涅提出了(A)模式。A.积累学习B.发现学习C.观察学习D.接受学习满分:2分10.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D)。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满分:2分11.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D)。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满分:2分12.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D)。A.能力B.努力C.身心D.运气满分:2分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B)。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满分:2分14.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D)形式存储。A.语义B.概念体系C.图式D.视象和声象满分:2分15.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D)策略。A.系统化B.联想C.替换D.组块满分:2分16.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D)。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满分:2分17.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A)。A.自我控制B.自我认知C.自我指导D.自我学习满分:2分二、多选题(共17道试题,共34分。)1.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ABCDE)A.强度律B.活动律C.层次律D.差异律E.组合律满分:2分2.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ABC)。A.课时计划的差异B.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C.课后评价的差异D.教学方法的差异满分:2分3.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BC)。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E.智力满分:2分4.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ACE)。A.上下关系B.平行关系C.并列关系D.网络关系E.交叉关系满分:2分5.教学媒体包括(ABCDE)。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满分:2分6.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CDE)。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满分:2分7.道德行为包括(AB)。A.道德行为技能B.道德行为习惯C.道德行为认知D.道德行为情感E.道德行为体验满分:2分8.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ABC)。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E.自我调节满分:2分9.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别是(ABCD)。A.试误是顿误的前奏B.顿悟是试悟的结果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满分:2分10.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ABCD)。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