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殝殝殝殝激素敏感性咳嗽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赖克方,刘宝娟…………………………………………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王长征……………………………………………………缺乏食管pH监测时如何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吕寒静,邱忠民…………………………慢性咳嗽的中医选方用药思路史锁芳………………………………………………………常见咳嗽的中西医诊治激素敏感性咳嗽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赖克方,刘宝娟(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120)中图分类号:R4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089(2014)07-0008-03doi:10.3969/j.issn.1008-1089.2014.07.003临床上通常将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慢性咳嗽是内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病症。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以及变应性咳嗽(AC),其中由于CVA、EB及AC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因此被统称为激素敏感性咳嗽(GC-SC)。欧美各国早期的研究表明,慢性咳嗽患者GCSC的比例为28%~90%不等[1-13]。在日本的慢性咳嗽患者中,GCSC的比例达到64%[14]。中国广州地区的研究显示,GCSC占慢性咳嗽病因的36%~43%[15,16]。近期发表的一项国内多中心研究表明,63%的慢性咳嗽患者被诊断为GCSC[17]。但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一些医生简单地给慢性咳嗽患者戴上“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的帽子,给予止咳祛痰药或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果,或由于诊断不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反复进行胸部X线、CT等各种无意义的检查,不仅给患者的工作、生活乃至心理带来极大的困扰,也导致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激素敏感性咳嗽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强调了糖皮质激素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重要性,同时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无法进行病因诊断的情况下,使慢性咳嗽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1激素敏感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咳嗽动作的完成需要咳嗽感受器、传入神经、咳嗽中枢、传出神经和相关呼吸肌的配合。当传入神经的敏感性或者咳嗽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就会导致咳嗽敏感性增高,使得机体对无害或轻微的刺激产生不当的过频、过于剧烈的咳嗽。激素敏感性咳嗽患者常存在气道的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当气道炎症存在的情况下,前列腺素类、神经肽、组胺等炎症介质[18-20],不仅可以直接刺激和活化气道黏膜中的咳嗽感受器,部分还可易化咳嗽感受器,造成咳嗽可塑性改变,使其被正常的阈下刺激所激活。咳嗽变异性哮喘存在的潜在气道平滑肌痉挛,刺激黏膜下咳嗽感受器是咳嗽的重要机制,同时神经营养因子也是参与咳嗽反射的重要介质[21]。在炎症条件下,神经元和非神经细胞均可大量表达神经生长因子,同时上调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此外,炎症引起的气道上皮受损、脱落,导致上皮下的神经末梢暴露,容易接受物理或化学的刺激,引起咳嗽。2激素敏感性咳嗽的临床表现除咳嗽变异型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变应性咳嗽外,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还包括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与激8(总572)《中国临床医生》2014年第42卷第7期专题笔谈素敏感性咳嗽不同的是,GERC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咳嗽常与进食相关[22-24]。而鼻后滴流感、频繁清喉,咽后黏液附着、鹅卵石样征,合并有鼻部疾病常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典型表现[22,23]。GERC和UACS患者的咳嗽常于日间出现,入睡后却很少咳嗽。大部分CVA患者存在夜间咳嗽,甚至夜间咳嗽是惟一的症状,EB患者少数亦在夜间咳嗽[23,25,26]。咳嗽变异型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变应性咳嗽之间有着类似的临床特征,三者均表现为慢性的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咳嗽常为阵发性,且易被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