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的遗传教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重点)②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③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重点)④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难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能力;②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统计及数据处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了解父母,热爱父母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自身的特征,观察图片、课件演示和课本插图,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分析、讨论教材中豌豆和鹦鹉的某些性状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进而得出结论。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5分钟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课件、小黑板或口述等)呈现对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的提问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案,必要的要进行板演。实。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冋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起学习《性状的遗传》老师想对同学们有所了解,咱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查,好不好?展示问题:1•同位之间相互观察一下,你具有下列哪些特征?(展示图片: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能否卷舌等。2.请双眼皮的同学站起来。3•在站着的同学中,不能卷舌的请坐下,请无耳垂的同学再坐下。现在,大家看,只剩下了一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与别人相似的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在这个世界上,你疋独无一的,请相信你也疋取棒的!刚才我们调查的这些人体特征叫生物的性状,大家想一想,你的哪些特征与父亲的相似?哪些特征与母亲的相似?为什么你与父母之间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呢?那么父母的这些性状是如何遗传给后代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起来探究这问题。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课堂调查活动,并思考自身的性状与父母有哪些相似之处?父母又是如何将这些性状传递给自己的?以调查活动导入,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自身的特征,感性认识自身的性状。既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这样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悦纳自己,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继续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思考:1.除了我们刚才列举的外部形态特征,父母还可以遗传给子女一些什么呢?2.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特征也能遗传给后代吗?谁能举例说明?归纳总结:大家列举的人的身高、学生要根据身边的实例及教材的学习等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在学生初步认识人体的一些性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大量的生活经验中去寻找其他生物的性状,比如花的颜色,猫眼睛、肤色、花的颜色、叶的形状、动物的毛色等都属于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而血型、免疫力等属于生理特征;走路的姿势、说话的声音、动物的叫声、运动等属于行为方式,我们把这些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统称为生物的性状。练习:1•观察力比赛,在下列生物性状中找出不同之处。(展示图片:果蝇翅、番茄果实的颜色、兔毛的颜色等。)2.据此,分析总结相对性状的概念。过渡: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认真,回答也比较准确。我们把这样的一对性状叫相对性状。3•判断:下列性状是不是一对相对性状?A.黄皮肤和黑眼睛B.豌豆的咼茎和矮茎C.狗的卷毛和短毛D.大嘴唇和厚嘴巴4.谁还能举出一些相对性状的例子?的叫声、血型等。从而感性的了解生物的性状包括二个力面,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生物性状的含义,并能自己总结出生物性状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