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邂逅崔峦先生VIP免费

邂逅崔峦先生_第1页
1/3
邂逅崔峦先生_第2页
2/3
邂逅崔峦先生_第3页
3/3
邂逅崔峦先生孟强(特级教师)邂逅,偶然相逢、不期而遇之谓也。这是个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语汇,尤其是遇到自己仰慕已久的人,会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兴奋和激动。前段时间,我在上海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小学语文高研班学习。一天上午,培训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说,崔峦先生这几天正在上海参加活动,下午恰好有时间为我们做学术讲座。讲座安排在下午2:00开始,可大家1:30就赶到了会场,为的是选一个有利的座位,好近距离地聆听专家的声音。坐在偌大的会场里,我们静静地守候时间的流逝,耐心地等待崔峦老师的到来。然而,我的思绪却一刻也没有停歇,回到了几年前暮春时节的那个日子。2007年4月10日,学校(当时我任职的淄博师专附属小学)郭先星校长正在周村区参加一个省级重点课题的结题会议。忽然,我的电话响了,是郭校长打来的。他说,学校课题已经基本通过崔峦老师等专家的鉴定。他要在一个小时后来学校实地看一看。让我抓紧时间做好安排。崔峦,这可是全国小语界的掌门人呀!一个小时?时间太短促了!我有些不知所措。尽管平日里有不少领导专家来校视察,但这毕竟是崔峦老师第一次走进师专附小呀!拿什么给他看呢?会议室观看专题片,提前读写实验班师生互动,参观校园,蒲松龄故居参观……急中生智,终于赶在崔老师到校之前拿出了方案!尽管崔老师在学校活动的时间不长,但淄博师专附属小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校之前,他欣然题词:“儿童成才的乐园,教师成长的家园。”凝练的话语,饱含了肯定、鼓励、期望和鞭策!随后,我们陪同崔老师来到学校附近的蒲松龄故居参观。沿着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我们走进了这座典型的中国北方的农家四合院。崔老师驻足于古朴的聊斋书房,端详着蒲老先生的画像,仿佛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走出展室,蒲老先生正端坐在聊斋门前的翠竹丛中捻须沉思,我们在这尊塑像前合影留念。崔老师此行来去匆匆,但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美好而又深刻的,高大的身影,和蔼的面庞,儒雅的气度……此后的日子里,我时常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个暮春的日子,那次与崔峦先生短促的邂逅!大约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封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来信,拆开信封一看,是照片!明白了,上次在蒲松龄故居用崔老师和学校的相机分别照了一组照片。我们还没把照片给崔老师寄过去,崔老师先把照片寄过来了,而且每人一张!多么平和而细心的崔老师呀!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循声望去,崔老师在吴教授的陪同下步入会场,还是那个高大的身影,还是那张和蔼的面庞,还是那样儒雅的气度……崔老师讲话不疾不徐,但掷地有声,发人深省!他为孩子童年生活的缺失大声疾呼——童年只有几年,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他为强化儿童阅读摇旗呐喊——大力推进儿童阅读,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他为推进阅读教学改革不遗余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实现由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一个下午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崔老师讲得实,讲得新,讲到了大家的心坎上!我走上前去邀请他合影。没等我介绍,崔老师竟一下子认出了我,谈起了几年前在淄博师专附属小学的那一幕……走出会场,已是夜色苍茫。路边的灯光昏黄又清冷。然而,我的心中却敞亮又温暖!作者单位:北京市立新学校联系电话:13520368233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一街甲185号邮编:100037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邂逅崔峦先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