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塔式起重机的安全使用某市建委2006年第3季度对全市塔机分片抽检了400台,其中不合格率占被检塔机的48%,联想到施工现场的倒塔、折臂等重大事故,说明了塔机存在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如何保证塔机的安全使用(包括安装、使用、拆除的全过程),就笔者的体验谈一些看法。1、塔机的抗倾翻稳定性是安全作业的保障基础下沉、超载、违章作业、安装方法不正确是酿成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塔机的整体抗倾翻稳定性给予足够的重视。(1)基础的处理。首先地耐力要达到0.2-0.3mpa,否则容易引起基础下沉。达不到要求者要挖深基坑,分层回填夯实,然后再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基础图纸进行施工。(2)严禁超载、违章。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塔机的倾翻事故都是超载和违章作业造成的。据国内权威部门对1200例塔机事故分析中发现,超载、违章占全部事故的70%,因此必须严禁超载、违章作业。(3)不得斜拉斜拽。起重力矩限制器仅对塔机垂直平面内的起重力矩起限制作用,而对吊钩侧向斜拉重物产生的水平面内倾翻力矩不起作用。(4)不准猛然制动和突然卸载。猛然制动和突然卸载所产生的惯性力是难以估量的,一般都可增大0.3倍的载荷,从而破坏塔机的整机稳定性。(5)禁止大风中吊装作业。当风速超过使用说明书规定时,必须停止吊装作业。大风不仅使操作缺少安全保障,吊重难以就位,更是造成塔机倾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风载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2、塔机的安装与拆卸我国广泛应用的水平变幅塔机多为后侧顶升式。顶升套架上的滚轮共16个,上下两层各8个,在顶升或拆卸过程中起到支承和导向作用。滚轮与标准节的间隙应保证在3-5mm之间。塔机在顶升或拆卸之前,必须将上部结构自重产生的力矩调整平衡,其方法是调节变幅小车在吊臂上的位置或吊载配重物,使顶升或拆卸时上部结构的重心处于油缸第1页共3页支承部位。拆卸时尤其要防止降节有停滞现象而出现突然下降,酿成重大事故。塔机安装与拆卸时发生的安全事故,据统计占重大事故的30%左右。因此安装人员必须认真负责,预先编制好详细的安装、拆卸方案,同时仔细检查塔机的技术状况,尤其是吊臂、平衡臂、拉杆、回转支承的连接,更值得注意,要事先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对使用说明书写得粗糙、针对性差的安装方案,更要高度重视,重新修订。3、完善安全装置杜绝安全隐患根据gb511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及塔机检验标准对塔机进行检查,发现下面的问题较为普遍,值得改进。(1)缺少障碍灯。根据规定,塔顶高于30m的塔机,应在塔顶和两臂端安装红色障碍指示灯,并保持供电系统不受停机影响。实际上有的塔机生产厂家产品出厂时就没有这一装置,有的是使用部位自行安装的。(2)无风速仪。塔机臂架端部高度大于50m的塔机,应安装风速仪,当风速大于工作极限风速时,应发出停止作业的警报。就目前国内塔机来看,多数厂家没装风速仪,询问厂家,答复是国内风速仪产品质量不过关。即使装有风速仪的塔机,一旦风速仪损坏,也很少有修复的。(3)防脱绳装置存在问题较多。滑轮、起升卷筒及动臂式塔机的变幅卷筒应设防脱绳装置,该装置与滑轮、卷筒侧板最外缘的间隙不得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而实际使用的塔机,有的卷筒处无防脱绳装置,有的间隙超标,也有的防脱绳装置刚度太小,极易变形。看起来简单的事情,施工现场补救起来也很麻烦。(4)部分厂家塔机缺少小车断轴保护装置。根据标准规定,为防止载重小车滚轴出现意外断裂,使小车从高处坠落,在载重小车上应设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目前使用的塔机,有些厂家的产品无此装置,给使用带来事故隐患,值得重视。(5)休息平台安装混乱。根据规定,塔身上第一个休息平台的高度不得超过12.5m,以后每隔10m安装一个。实际上现场使用的塔机,安装休息平台的高度非常混乱,五花八门,不但用起来不方便,看起来也不舒服,值得改进。第2页共3页(6)应报废的钢丝绳常被忽略。如外层钢丝磨损达到直径的40%,或当钢丝绳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7%(含)以上时,即使未发现断丝,该钢丝绳均应报废。(7)高强螺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塔机主要连接部分多为高强螺栓,其连接必须用大预紧力。预紧力为该材料屈服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