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耳朵耳朵对于女人来说,不但是听觉器官而且是性感的标志。美丽的耳朵使女人变得更加迷人,如果在耳朵上戴合适的饰物,无疑又多了一份美丽。但是耳朵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显示身体的健康状态,想要健康,先学会听耳朵诉说。第一节耳朵“小气候”,预报大毛病从耳朵看自己的健康耳朵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发生关联,其中与肾、肝、胆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通过对耳的观察,可以推测机体的健康状况。耳朵的颜色就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则表示机体肾精不足。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在耳朵的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耳朵的形态耳朵厚大的人,肾气比较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且没有光泽的人,可能患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患者等。此外,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引发的。耳朵变硬,表示身体有大病耳朵原本是软的,但生病后会渐渐变硬。这是因为,耳朵上遍布与全身各处相关的穴位。当人体某处发生病变时,气血凝滞可在耳朵相应部位反应出来,故耳朵会发硬。通过按摩刺激各部穴位,促进耳部气血流通,保持耳朵柔软度,有利于防病长寿。按摩自己的耳根:拇指置耳后根处,食指弯曲置耳前根处,从上到下按摩耳根30次左右。按捏耳轮:耳轮是耳朵最外缘,用食指、拇指按捏耳轮,先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共30次。摇拉两耳:两手向外拉耳廓,并前后轻摇,不可太用力,共20次。弹击两耳:以两手中指弹击两耳15次,然后根据耳朵的情况来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按摩耳朵不但可以让耳朵变得更加健康,对人体的益处也是非常多的,在空闲的时间不妨按照方法试一试。警惕耳朵的异常反应想要成为一个耳聪目明的女人,应该注意耳朵的种种异常表现。关注自己,从耳朵的诉说开始吧。耳鸣引发耳鸣的病因非常多,如肾虚就可能会引起耳鸣。在现代生活中,耳鸣的发病明显开始增多,这和身体疲劳、精神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候颈椎病患者也会出现耳鸣症状。外耳道瘙痒外耳道瘙痒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因为外耳道的皮肤内有许多神经末梢,所以感觉会很敏锐。由于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软化,丧失防护能力,这时候,真菌侵入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常感耳内剧痒,如有细菌混合感染,则可出现耳痛、耳流脓等症状。听力突然下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常常伴有耳鸣,患者有时甚至会感到眩晕。其发病主要因素是感冒、病毒感染、精神紧张等。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也会发生这种状况。耳廓起包耳廓软骨膜炎是一种软骨膜的无菌性炎症,耳朵受到摩擦、在睡眠之中受压迫等因素会致使耳廓软骨部的黏膜发炎,浆液性液体渗出,堆积于局部。初期很小,以后会慢慢长大,所以,表面看起来,耳朵好像胖了。耳部堵塞感这可能是耳屎异常累积引发的一种现象。窥一“斑”,知全“豹”。这在中医理论中多有体现,比如看指甲、面色、唇色等都能帮助辨病,而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方法,观察牙齿及牙龈情况,也有类似的作用。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齿与龈和肾、胃及大肠都密切相关,因此观察齿和龈可以初步测知肾和肠胃的病变。中医学里的温病学派就对辨验齿龈十分重视。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如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同时要警惕有无肾脏方面的疾病。牙龈红肿,或因胃炎或疲劳中医认为,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牙龈出血,多为肠胃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