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课下30分钟演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德州高二检测)暖宝宝(如图所示)采用的是铁的“氧化放热”原理,使其发生原电池反应,铁粉在原电池中充当()A.负极B.正极C.阴极D.阳极解析:根据暖宝宝是利用铁的“氧化放热”原理,推知铁在原电池中失去电子,作原电池的负极。答案:A[2.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一定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非氧化还原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原电池反应实质上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3.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原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①Br2+2e-===2Br-,②2Br--2e-===Br2,③Zn-2e-===Zn2+,④Zn2++2e-===Zn,其中表示放电时负极和正极反应的分别是()A.②和③B.②和①C.③和①D.④和①解析:放电时负极为Zn,失电子被氧化,正极为Br2,得电子被还原。答案:C4.(·苏州模拟)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B.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解析:在该原电池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Ag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Cl-移向负极,但整个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D正确。答案:D5.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CH4(g)+2O2(g)=====CO2(g)+2H2O(l);ΔH<0B.HNO3(aq)+NaOH(aq)===NaNO3(aq)+H2O(aq);ΔH<0C.2H2(g)+O2(g)=====2H2O(l);ΔH<0D.2FeCl3(l)+Fe(s)===3FeCl2(l);ΔH<0解析:原电池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A、C、D均属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而B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答案:B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可以设计成原电池B.Zn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加快产生H2的速率C.把Fe片和Cu片放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把二者相连,观察到Cu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u与H2SO4能发生反应而Fe被钝化D.Zn-Cu原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中H+向负极作定向移动解析:A项,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B项,锌与置换出来的铜在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加快产生H2的速率;C项,Cu与稀H2SO4不反应,Fe在稀H2SO4中不发生钝化;D项,H+应向原电池的正极作定向移动。答案:B7.[双选题]铜锌原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解析:该电池中Z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Cu为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A项错误;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2++Cu,B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C项正确;负极上由于Zn放电,ZnSO4溶液中Zn2+的浓度增大,故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D项错误。答案:B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8.(12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极流向______极。解析: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盐桥起到形成闭合回路、平衡电荷的作用。由总反应方程式可知电极X的材料是铜,发生氧化反应,电解质溶液Y是可溶性银盐溶液,常用硝酸银溶液。电极反应式表示为:负极:Cu-2e-===Cu2+,正极:Ag++e-===Ag,电子由负极(Cu)出发,经外电路流向正极(Ag)。答案:(1)铜(或Cu)AgNO3溶液(2)正Ag++e-===AgCu-2e-===Cu2+(3)负(Cu)正(Ag)9.(8分)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现象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