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学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政策学•2008年10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24万个,失业率上升至6.5%,创14年来新高。•国际劳工组织以新的预测为基础估算,2009年末全球失业人口将增至2.1亿。•中国的失业人数?他们到底是那些人?经济政策学中国失业人口总量的估计中国失业人口总数国有企业的富余职工和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就业人口经济政策学4一、失业的数据•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想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状态•就业是指劳动力处于受雇佣与“自我雇佣”的状态;•劳动力=失业者+就业者•失业率是劳动力中没有工作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率。100%劳动力失业人数失业率经济政策学属性流动性就业人口失业人口非劳动力人口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退休离开劳动力队伍失业人口找到新工作非自愿性失去工作成为劳动力人口未找到工作失业者年老病弱丧失劳动力5经济政策学失业的度量困难失业的度量困难来自两个方面:1、在定义劳动力年龄界限;满足寻找工作的频率(一定时期寻找的次数)标准;以及暂时性失业的统计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国别差异。2、各国失业数据来源也不同:一些国家采用住户调查方式获得信息;一些国家利用领取失业救济人数等社会保险数据;还有的国家利用官方就业数据和劳动力数据来推算失业数据。6经济政策学失业的高估和低估•不寻找工作的、自愿性失业,不包括在失业中。•高估——失业率估计过高:有的人实际上自愿离开工作,但是为了得到失业补贴,还是对向他们调查的社会保险机构表示在寻找工作,试图获得失业救济,医疗保险等保障福利,发生高估计问题。•低估——失业率估计过低:有的失业工人实际上愿意获得工作,但是长期找不到工作,失去了继续寻找工作的信心和耐心。由于他们停止了找工作的行动,有可能被看作是自愿离开了劳动者人口,因而没有被统计为失业人员。低估问题。7经济政策学我国失业统计框架•三个基本统计概念:•(1)“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者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它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2)“从业人员”: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等。•(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公布的失业率,按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统计结果8经济政策学•失业,主要是指非自愿性失业。当(潜在的)工人愿意以现行的(实际)工资率甚至更低的工资率接受雇佣(Keynes,1936),但劳动力的需求不足以为他们所有人提供工作时,就会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因此,劳动力的供给受到“约束”。我们不讨论自愿性失业或摩擦性失业。经济政策学10二、失业的分类二、失业的分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与技能性失业显性失业与隐蔽性失业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经济政策学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unemployment):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变动。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跳槽”;一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部分技术员工需要寻找新工作;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有的职工被雇主辞退等等。•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转岗之间(betweenthejobs)”的失业状态中。11经济政策学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unemployment):•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指经济结构的变动,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不匹配造成的失业。•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阳部门和朝阳行业此消彼长。•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而是需要或长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技术、年龄、性别、地域、观念都可能导致•因而,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劳动力供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