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课下30分钟演练苏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的是()A.汤姆生B.卢瑟福C.道尔顿D.玻尔解析: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答案:C2.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it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解析:A项中子数分别为7、8;B项13C为核素,C60为单质;D项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为8。答案:C3.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解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能够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解和生成物分子的形成都涉及原子的运动,因而B、C、D都能观察到,所以答案选A。答案:A4.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初绘B.门捷列夫是在梦中想到周期表C.最初的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内质子数由少到多排的D.初排元素周期表时共有元素92种[解析:门捷列夫是通过扑克牌受启发将元素排列起来发现周期表的,B项与凯库勒混淆;C项最初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D项初排周期表时只有69种元素。答案:A5.“”最近,科学家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应,使C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离子化合物[HC60]+[CB11H5Cl6]-。该反应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应类型可以跟中学化学里某个熟悉的化学反应相比拟。该化学反应是()A.Zn+2HCl===ZnCl2+H2↑B.NH3+HCl===NH4ClC.NaOH+HCl===NaCl+H2OD.H2O+CH3COOH===H3O++CH3COO-[解析:C60+H(CB11H6Cl6)===[HC60]+[CB11H6Cl6]可看作是H+的转移,且为化合反应。答案:B6.[双选题]超重元素的假说预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原子序数为114的稳定同位素X,试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预测,正确的是(A.X位于第七周期ⅣA族B.X是非金属元素C.XO2是酸性氧化物D.X元素的化合价有+2和+4解析:X是114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14,据稀有气体118号向前逆推为ⅣA族,第7周期;据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X是金属元素;氧化物XO2是碱性氧化物;类比其同族元素Si可知化合价可以有+2、+4价。答案:AD7.据报道,碳纳米管是碳原子形成的大分子,其导电性是铜的1万倍;N5可用作烈性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碳纳米管互为同分异构体B.N5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C.14C的质子数为14D.C原子半径比N原子半径小解析:金刚石与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14C的质子数为16;C原子半径比N原子半径大。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8.(10分)在191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高速运动的α粒子(质量数为4的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的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得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偏转,或笔直的弹回。(1)19世纪末,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2)根据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汤姆生(2)a.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它占原子中极小体积b.原子核带正电荷,且电荷数远大于α粒子c.金的原子核质量远大于α粒子9.(12分)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巨大成就...